首页
中药
方剂
书籍
扫描书籍
验方偏方
方剂指纹
专业题库
问答
百家谈
数据库来源《中医世家网》
登录
or
注册
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偏方
中药
方剂
书籍
百度站内搜索
本站搜索
最新的
热门的
森林草树
2022-05-09 09:05
36个月前
按摩腹部和腿部 可健脾养胃、促进消化
进入夏季后许多人常会出现胃口不好、疲乏无力、腹痛、腹泻,加上大量食用凉菜和瓜果、喝冷饮等,更易损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健旺,化生营养物质充足,脏腑功能才会正常;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夏季养脾胃很重要。按摩腹部和腿部的“两步法”可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按揉腹部 中医一直提倡 ...
健脾胃
447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09:05
36个月前
补养脾胃药膳五款
1.鹌鹑2只,党参15克,山药 30克,葱、生姜、精盐、料酒各适量。将鹌鹑宰杀、去毛、洗净,与党参、山药、料酒一同人锅,加水煮汤,熟后调入葱末、姜丝、精盐即成。每日1 剂。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食量减少、消化不良。 2.羊肉150克,山药250克,粳米100克,精盐、生姜丝、味精各适量。将羊肉煮熟切末,山药去皮切碎,与粳米同人锅,加水煮粥,熟后加入调料即成。每日l剂,分3次 ...
健脾胃
418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09:05
36个月前
芳香养阴开胃法 补脾先开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故饮食乃至药物的吸收运化均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赖以养。临床上若胃不能受纳则脾就难以运化,饮食所产生之水谷精微就难以营养脏腑百脉,药物也难以吸收而起不到治疗作用。 我们所言胃不受纳是指胃气不开,胃气闭塞而言,病人常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倦无力等一系列脾虚症状,如果此时用补脾之药,虽对证,但补益可 ...
健脾胃
563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0:05
36个月前
脾与容颜 中医养脾方法
美容、化妆、减肥、健身……女人们天生为了美丽而忙碌。可是,古老的中医却说,人类外表的美丽与身体内部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胃功能好的女性,如果能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也就是营养物质,并能转输至全身,脸色看起来就会很滋润。 脾与容颜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胃失调,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就会使人精神 ...
健脾胃
520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0:05
36个月前
夏食山药调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四季脾旺不受邪”是指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才不易生病。夏天人体消耗较大,脾胃要加强“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同时,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因此,夏养脾也很重要。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 ...
健脾胃
817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0:05
36个月前
脾胃是健康的根
胃生病大多和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过度劳累有关。虽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样,但必须一起养,因为脾胃是健康的“根”。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口唇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而脾胃不好的人嘴唇发白、没有血色,非常干燥,容易裂口子。 鼻子 鼻腔干燥、流清鼻涕,容易流鼻血,大多是脾胃虚弱导致的;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  ...
健脾胃
494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1:05
36个月前
健脾胃 有妙招
鼓漱咽津:闭嘴,用舌沿牙齿边缘上下搅动各12 次,然后闭嘴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徐徐咽下。长期坚持可益胃消食,增强胃肠功能。 捏小腿:小腿肚内侧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处,由于肝、脾、肾三脏都与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捏这些经脉循行的部位,可以健脾养胃。用手捏住小腿内侧的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感为度。先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般 ...
健脾胃
446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1:05
36个月前
胃口差试试“焦三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进食过多肥厚、甘腻的肉食导致“食滞”是常有的事儿。专家提醒,如出现食滞、胃口差,可用“焦三仙”以健脾开胃、消食化积。 焦三仙,是3味中药的合称,即焦山楂、焦神曲和焦麦芽。这3味药用于消食化积时疗效突出,又因为它们在功效上各具特色,故常被合用而形象地被冠以“焦三仙”的美名。 & ...
健脾胃
454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2:05
36个月前
春季补脾喝花生壳首乌茶
很多中老年朋友春季出现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倦怠乏力等症状,这是典型的脾虚表现。中医认为,春季乃肝旺之时,如果肝气过旺,肝木克脾土,容易损伤脾胃,喝花生壳首乌茶可起到顾护脾胃的作用。 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称春季养生“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对养脾防病大有裨益。中老年朋友春季养脾可常喝花生壳首乌茶,取花生壳100克、大枣5个,黄精、制首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花生壳 ...
健脾胃
415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3:05
36个月前
小儿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小儿生长迅速,必须保证其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应,但小儿脾胃虚弱,不耐大补。因此,要选用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选得精一点,做得少一点,使机体能消化、吸收、利用。有助于补充小儿营养,又能照顾脾胃的常用食物,有牛奶、蜂蜜、新鲜鱼虾、猪肝及各种蔬菜。可将鱼、虾、猪肝、鸡肉及各种蔬菜剁成泥炖食,或包馄饨食用,如茯苓鸡肉馄饨、芝麻虾糕等。 小儿由于脾胃虚弱,易伤食致食积,可选用含山楂、神曲、鸡内金的食疗方来消积滞 ...
健脾胃
479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3:05
36个月前
秋食山药健脾养胃
秋冬进补前吃点山药,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将山药、大枣各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熬成粥,就是很好的选择。 手脚常觉发凉的女性,秋冬适当吃山药可缓解症状。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乌鸡汤和龙眼山药羹均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发凉症患者。 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当多属于溃疡病,而秋季是 ...
健脾胃
454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4:05
36个月前
初秋祛湿防燥养脾胃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初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初秋天气仍热,且雨水多,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 ...
健脾胃
503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5:05
36个月前
夏秋之交健脾养胃
长夏是指夏季到了尽头,秋季还没接上的那段时间。面临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长夏季节因湿邪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易出现脾胃疾病,如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泄泻等。 1.药物调理。平日可服健脾理气、利湿解暑之剂。处方:党参9克,荷叶、白术各7克,薏苡仁、茯苓各12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每2-3天1剂。 2.饮食调摄。长夏的 ...
健脾胃
435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18:05
36个月前
补脾益胃佳品——菱角
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据近代药理实验报道: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方法是用生菱角肉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每日3次;或用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吃亦可。不过需要特别 ...
健脾胃
563
0
0
森林草树
2022-05-09 20:05
36个月前
大枣益气键脾的“天然维生素丸”
大枣滋补效佳: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燥证及缓和峻烈药物的药性等。古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大枣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等功效。《长沙药解》称:“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故大枣常用于如下病证中: ...
健脾胃
410
0
0
1
3
4
5
6
7
8
9
17
本站作品及动态
文小叔说医不二
题库费和每年的服务器费耗费数千,坚持数年,勉力而为,只求弘扬中医文化,寻觅合作伙伴,有意者联系站长。
新增扫描书籍、古籍266册,因扫描书籍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购买OSS服务器成本较高,只能暂停扩充书籍。
自费购买多套中医题库,现已基本完成,免费开放给大家,欢迎使用推广。
个人网站,毫无盈利,勉力支撑,请手下留情,不要攻击。大家觉得好用请大力推荐,发现错误或有要求,请联系站长。
联系站长
发送
支持作者
弘扬中医,坚持不易,感谢打赏的网友,您的心意是支持我的动力。
每年2000多元服务器费用是最大的负担,请赞助一下服务器运营费吧。
热门标签
民间偏方
感冒
骨伤科
皮肤病
文小叔
糖尿病
胃肠病
失眠
妇科其它
便秘
心脑血管
高血压
头痛
腹泻
眼部疾病
美容护肤
神经疾病
月经病
心脏病
减肥瘦身
热门文章
1
感冒高发季如何应对流感和奥密克戎
13158
2
藏肾养精秘诀:“养”肾气“补”肾元
10359
3
失眠中医处方收集与筛选14个新药队
10248
4
原创 化瘀第一人开出4个方子,搞定你全身上下无处不在的瘀血,无痛一身轻
8793
5
原创 治风湿药王这个方子又便宜又好使,甩天天在电视上广告的风湿膏药几条街
8483
6
神药”连花清瘟到底是怎么治疗新冠的?
8437
7
中医湿温病症状
6015
8
原创 吃三七1天1周1月1年10年,身体到底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5481
热门中药
1
大叶藜
2
苦玄参
3
苹果叶
4
凤尾草
5
黑芝麻
6
石决明
7
葱白
8
白芷
9
猪仔笠
10
柏子仁
热门方剂
1
当归连翘汤
2
人参竹叶汤
3
豆蔻香连圆
4
金连丸
5
黄耆当归人参汤
6
加味升降散
7
升阳益胃汤
8
利金汤
9
琥珀还睛丸
10
白芍药丸
热门书籍
1
《本草乘雅半偈》
2
《经验奇方》
3
《何氏虚劳心传》
4
《金匮悬解》
5
《杨敬斋针灸全书》
6
《证治准绳·类方》
7
《温病指南》
8
《内经评文》
9
《产鉴》
10
《外科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