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药大辞典》:五香血藤

出处: 《贵州草药
实际拼音: Wǔ Xiānɡ Xuè Ténɡ
别名: 大活血(《天目山药植志》),紫金藤钻骨风(《贵州草药》),血藤(《中草药资料》)。
来源: 木兰植物长梗五味子茎藤。全年可采。取茎藤,修除细枝残叶,截成小段,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红木香"条。
生境分布: 产贵州、浙江等地。
性状: 干燥茎藤呈圆柱形,条状垂直或微弯曲,长约10~15厘米。表面淡褐色或淡紫褐色,有少数纵皱,稍光滑,有时剥裂,并附带纤细的气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外层皮部薄,褐色,内层木质部灰白色,中央髓部紫褐色。
性味: 《贵州草药》:"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消肿镇痛。治风湿疼痛,骨折,胃痛,月经不调

①《天目山药植志》:"解毒消肿,破瘀活血。"

②《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镇痛,生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研末服0.3~1钱,或泡
复方:

①治风湿疼痛:五香血藤五钱,铁筷子四钱,黑骨藤四钱,骨碎补四钱,见血飞三钱,排风藤三钱。泡一斤,每次服五钱至一两。(《中草药资料》)

②治骨折.五香血藤七钱,臭草八钱,百蕊草珍珠菜楤木根皮各三钱,加糖及适量,煎汤内服,每日一剂。首剂另加广三七一钱,土鳖虫三只,研粉冲服。伤处另用上药加适量共捣绒,按常规处理后外敷,小夹板固定,隔日换药一次。(《中草药资料》)

备注: 贵州地区作五香血藤入药的,除本品外,尚有华中五味子饭团藤及合蕊五味子等多种北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植物的茎藤。

《中华本草》:五香血藤

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实际拼音: Wǔ Xiānɡ Xuè Té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华五味子的藤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rubriflora(Franch.)Rehd.etWils.[S.chinensisvar.rubriflor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幼枝紫色或褐色,有棱,老枝灰褐色,近圆柱形。叶柄长1-3c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6-15cm,宽(2-)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形,边缘有明显的腺状锯齿或有时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或苍白色,网脉明显在下面凸起。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单生或2-3朵簇生,深红色,直径2-3cm,花被5-8,排成2-3轮;雄蕊40-60,着生于长椭圆形花托上,排成4-7列;雌蕊心皮60-100。聚合果果序轴粗壮,直径6mm,长9-18cm,小浆果成熟时球形,红色。种子2,肾形,种皮光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2500-3400m的山地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 酸;性温
归经: 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理气止痛;健脾消食;敛肺生津。主跌打损伤骨折;劳伤;风湿腰痛关节酸痛;食积停滞;胃痛;腹胀久咳气短;津少口渴;月经不调小儿遗尿;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

1.《天目山药植志》:解毒消肿,破瘀活血。

2.《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镇痛,生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