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风温


(五二) 近日风温上受。寸口脉独大。肺受热灼。声出不扬。先与辛凉清上。当薄味调养旬日。(风温伤肺)

牛蒡子 薄荷 象贝母 杏仁桑叶沙参花粉山栀

脉左实大。头目如蒙。清窍不爽。此风温仍在上焦。拟升降法

荷叶 薄荷 象贝 连翘 钩藤石膏

风温从上而入。风属阳。温化热上焦近肺。肺气不得舒转。周行气阻。致身痛。脘闷。不饥。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医谓六经。辄投羌防。泄阳气。劫胃汁。温邪忌汗。何遽忘之。

杏仁 香豉 郁金山栀橘红

风温入肺。肺气不通。热渐内郁。如舌苔头胀咳嗽。发疹。心中懊 。脘中痞满。犹是气不舒展。邪欲结。宿有痰饮。不欲饮水。议栀合凉膈方法。

出栀皮 豆豉 杏仁 黄芩枳实

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胸痞。皆 郁之象。辛凉佐以微苦。手太阴主治。

山栀 香豉 杏仁 桑叶郁金

(六三) 体质血虚风温上受。滋清不应。气分燥也。议清其上。(风温化燥热)

石膏甘草 薄荷 桑叶 杏仁 连翘

照前方去连翘薄荷加陈郁金栀皮

风火上郁。耳后结核。目眶痛。(少阳风火)

薄荷 牛蒡子 前胡 象贝 连翘 黑栀皮 赤芍甘草

风温热伏。更劫其阴。日轻夜重。烦扰不宁。(风温伤阴

生地 阿胶 麦冬 白芍 炙草 蔗浆

(三五) 风温热灼之后。津液未复。阳明脉络不旺。骨酸背楚。治以和补。

生黄 鲜生地 北沙参 玉竹 麦冬 归身

阴虚风湿。气从左升。桂枝汤花粉杏仁

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两阳熏灼。先伤上焦。种种变幻情状。不外手三阴为病薮。头胀汗出。身热咳嗽。必然并见。当与辛凉轻剂清解为先。大忌辛温消散。劫烁清津。太阴无肃化之权。救逆则有蔗汁庐根玉竹门冬之类也。苦寒沉降。损伤胃口。阳明顿失循序之司。救逆则有复脉建中之类。大凡此症。骤变则为痉厥。缓变则为虚劳。则主治之方。总以甘药为要。或兼寒或兼温。在人通变可也。(邵新甫)


上一篇: 下一篇:温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