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四卷


  阴阳离合论


太阳根起于至阴

王冰注云:至阴穴名,在足小指。黄注谓足大指。考至阴之穴,实在足小指外侧,黄注当是传写之讹。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新校正云:按《九墟》: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关折则肉节颓缓,而暴病起矣,故候暴病者,取之太阳。阖折则气无所止息,悸病起,故悸者,皆取之阳明折则骨摇而不能安于地,故骨摇者,取之少阳。《甲乙经》同。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新校正云:按《九墟》:关折则仓廪无所输,隔洞,隔洞者,取之太阴。阖折则气施而善悲,悲者,取之厥阴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甲乙经》同。

  血气形志


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旧本甘作百。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咽嗌作困竭,百药作甘药。

  太阴阳明论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杨上善云:脾阴胃阳,脾内胃外,其性各异,故相逆也。

  脉解


所谓甚则狂癫疾者。

癫,旧本作巅。王冰注云:以其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故狂巅疾也。按下文阳尽在上,则巅疾之说较长。黄氏盖因《灵枢·经脉》文而改之,亦确有所据。

  阳明脉解


其脉血气盛。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脉作肌。

  皮部论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

王冰注云:生化也,害,杀气也,杀气行则生化弭,故曰害蜚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

王冰注云:要,持谓执持。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

王冰注云:关司外动,以静镇为事,如之运,则气和平也。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

王冰注云:儒,顺也,守要而顺阴阳开阖之用也。新校正云:《甲乙经》儒作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

王冰注云:心主脉,入腋下,气不和则妨害肩腋之动运。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

王冰注云:关闭垫类,使顺行藏。新校正云:《甲乙经》蛰作扶。

  气府论


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

黄注:神阙气海二穴。王冰注:神阙脐中气海作脖脥。按:神阙,一名气舍,当脐中气海,一名脖脥。

挟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

黄注: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五穴。王冰注:中注同,下四穴作髓府、胞门阴关下极。按:四满,一名髓府,气穴,一名胞门大赫,一名阴关横骨,一名下极

  水热穴论


肾街十穴。

黄注作气冲归来水道大巨、五陵。王冰注:气冲气街,五陵作外陵。按,气街亦名气冲外陵作五陵未详。


上一篇:第三卷 下一篇:第五卷 病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