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病理


  炅则气泄(热则气泄)


语出《素问.举痛论》。即热。意指热则腠理毛窍松开,使皮肤散热增加,阳气外泄而多汗

  膀胱气闭


膀胱气化的机能障碍。其病因多与肾、三焦气化不利有关。主要症状有小腹胀满,小便困难或尿闭。多属实证

  膀胱湿热


湿热蕴于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膀胱虚寒


膀胱气化不足或受寒邪影响而丧失约束的能力。多与肾阳虚有关。主要症状有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

  胞系了戾


金匮要略》用以解释“转胞”的病理。胞系,指之系;了,缭乱屈曲之意,或作绞纽解。《诸病源候论》指出:「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还上,气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泛指膀胱排尿功能紊乱。

  悲则气消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消肺气消耗之意。过度悲哀,可使上焦郁而化热,消耗肺气

  表气不固(卫气不固)


卫气温养皮肤,开合毛窍和调节寒温、抵御外邪的作用。如卫气虚则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容易侵入,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风等症状。

  病机


疾病的病因,病位及疾病过程中变化的要理。

  病机十九条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六条。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症状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临证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实际。病机十九条是: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指一般的内风疾患,出现头目昏花,肢体动摇等症状,多用肝的病变。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意指一般的阴寒内盛,出现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等),多属肾的病变。

(3)诸气膹郁,皆属於肺。意指一般因上焦气机不利而出现呼吸迫促,胸部痞塞的症状,多属肺的病变。

(4)诸湿肿满,皆属於脾。意指一般水湿潴留而出现浮肿胀满的症状,多属脾的病变。

(5)诸热“”,皆属於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神志昏迷抽搐症状,多属火证。

(6)诸痛痒疮,皆属於心。意指一般皮肤疮疡,出现焮热疼痛瘙痒的症状,多属心火炽盛,血分有热所致。

(7)诸厥“固泄”,皆属於下。意指一般的厥逆便秘泄泻等症候,多用下焦的病变。

(8)诸痿喘呕,皆属於上。意指一般的痿症、气喘呕吐等症候,多属上部肺胃的病变。

(9)诸痉鼓如丧神守,皆属於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口噤寒战,神志失常等,多属火证。

(10)诸痉项强,皆属於湿。意指一般身体强直颈项强硬,转动障碍,多属湿证(湿浊伤於筋脉肌膜)。

(11)诸腹胀大,皆属於热。意指一般腹部坚硬胀满(兼见便秘、尿涩、烦热口苦等),多属热证

(12)诸逆冲上,皆属於火。意指一般气逆上冲,如连声响亮的呃逆、喷射状呕吐等,多属火证。

(13)诸躁狂越,皆属於火。意指一般出现烦躁发狂,举动失常的症状,多属火证。(14)诸暴强直,皆属於风。意指一般突然出现筋脉强直拘挛的症状,多属风证。

(15)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於热。意指一般出现腹胀肠鸣,叩之有鼓音,多属於热。

(16)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於火。意指一般出现下肢足背浮肿而有酸疼的感觉,又见心神不安,惊骇的症状,多属火证。

(17)诸转“反”,水液浑浊,皆属於热。意指一般的抽筋、角弓反张,肢体强直小便混浊的,多居热证

(1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意指一般体内排出的水液,如果是淡薄透明而又寒冷的,多属寒证。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於热。意指一般呕吐物有酸臭腐味或较急的喷射状腹泻而有里急后重感觉的,多属热证

  冲任损伤


指冲任二脉因肝肾气血失调或感染所引起的病变。冲脉起于子宫,与肾脉并列上行,有总领诸经气血的作用;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部正中线子宫部位上行,有担任调养全身阴脉的作用。故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的说法。说明冲、任二脉兴妇女的月经妊娠有密切关系。故冲任损伤临床表现多为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腰酸痛,以及不孕等。冲任损伤易使气血两虚,导致“冲任不固”。不固,是虚不固摄之意,容易发生崩漏,流产等病症。

  喘家


指平素时常发作喘病的人。

  疮家


指由于刀剑所伤,失血过多的病人。指平素经常有疮、疡、、痈的病人。对这种病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可以用发汗法,若汗出就会引起痉挛。

  大肠寒结


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的病变。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多见于寒性便秘

  大肠热结


指因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临床表现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黄苔燥,脉沉实有力。多见于各种外感热病气分阶段。

  大肠湿热


湿热蕴酿于大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肠炎。

  大肠虚


大肠气虚,常兼见脾虚证候。主要症状有脱肛久泻不止,完榖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等。若久泻不止,临床上多虚寒并见。称为“大肠虚寒”。详见该条。

  大肠虚寒


大脉由于虚寒而传导失职的病理,多与脾肾虚寒有关。主要症状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脉沉细等。多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大肠液亏


大肠津液不足所出现的病变,多与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主要症状有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胆热


指胆的热证。胆属少阳经脉,兴肝互相表里。故胆的热证实证,常与肝有联系。临床表现如胸胁烦闷、口苦咽干呕吐苦水头晕眼花耳聋往来寒热,黄胆,或鼻流浊涕等。

  胆实


胆气不畅出现的实证。主要症状有胸脘满闷,胁下胀痛,口苦而干,头额两侧以及目锐眦疼痛等。

  胆虚(脉气不足)


也叫“胆虚气怯”。主要症状有虚烦不眠,心慌心跳,容易惊恐,多疑虑,常叹息。可见于某些癔病,神经衰弱病人。

  肺火


指肺热火旺。有虚火实火二种。临床表现:实火咳剧痰少,咳声有力,或咯痰稠黄,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火多属久咳阴虚,咳声无力,伴有潮熟,盗汗,脉细数等。

  肺津不布


指肺不能正常输布津气,出现喘咳等病理情况。肺是接受由脾输送的精气,经过肺和心的作用而输布到全身。如肺受热灼则肺阴耗伤,津液输布失常;肺受寒束,则水津不行,停而成饮,均可聚液成痰,发生喘咳等证。

  肺络损伤


指因久咳或剧咳而损伤肺络,引起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肺气不利


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气不利,除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致小便不利而出现浮肿

  肺气不宣


不宣,是不能宣通的意思。肺司呼吸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功能正常,表示肺气宣畅。如因外邪侵攻,皮毛闭寒,肺气不能宣通,可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状。肺气不宣肺气不利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习惯上肺气不宣多指外感表证肺气不利多指水肿气喘方面的病症。

  肺气虚


肺气虚弱。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短气,声音低弱,畏风,自汗等。

  肺热


热邪犯肺,肺受热灼所出现的肺热证,临床以面颊红赤,咳嗽痰稠,胸痛,甚则喘促咯血为特征。参见“温邪犯肺”,“热伤肺络”、“火盛刑金”等条。

  肺热叶焦


语出《素问.痿论》。指肺有郁熟,肺脏长期受熏灼而发生痿证。其病理有两种情况: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证”条。

  肺肾两虚


指肺脏和肾脏俱虚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虚火灼肺的。往往呈现干咳短气咽喉干燥,腰酸腿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多见于肺结核病。

  肺失清肃


指肺失去清肃下降功能的病变。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它的功能以清肃下降为顺。如邪气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各种病因),失去清肃下降的功能,则会产生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等气逆症状。所以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很容易导致“肺气上逆”。临床所见的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即属于肺气上逆现象。

  肺实


肺经邪实。可因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多种病因而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黄或带血,突然失音等,多属肺实见症。

  肺虚


泛指肺气不足肺阴虚而言。临床表现有少气,呼呎浅短,耳聋咽干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肺气虚”、“肺阴虚”条。

  肺阴虚


肺阴亏虚而出现燥火病变。主要症状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质红干,脉细数等。若虚火伤络则痰中带血。常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肺燥


指燥邪伤肺,或肺阴虚伤津化燥的肺燥证。主要症状有干咳咯血,耳咽干燥,或咽喉焮痛,音嘶口干而渴,舌体苔白而干等。

  风寒束肺


风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状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相当于风寒感冒

  风火相煽


形容急性热病极期,因高热而同时出现神昏,狂躁、惊厥、抽搐的病理现象。因热极则生风,风盛则火愈烈。二者互相作用。辨证上多属“气营两燔”的证候,可见于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

  风家


指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指伤风感冒或中风的患者。

  风气内动


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名为风气内动。临床表现有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强直,卒然昏倒,口眼喎斜,两目上视等,尤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失调,引起意识障碍或强直性痉为特点。故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之说。参阅“肝风内动”条。

  风胜则动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气偏胜出现动摇的病理。风的特点是流动迅速,容易激荡,变化很快,如眩晕动摇、抽搐、震颤、挛急等,都是风气太过的表现。

  风湿相搏


语出《伤寒论》。指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肌表筋骨后,互相搏击所出现的病变。临床表现如风湿留于肌表,则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风湿滞留关节,则四肢关节有牵引性疼痛,不能活动自如。

  封藏失职


封藏,封闭贮藏之意。肾有贮藏精气的功能,而主二便。如肾气不固,出现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症,称之为封藏失职

  伏热在里


指体内先有热邪内伏,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涉及肠胃热积等,发病时即见咽干口臭舌红苔黄干、腹胀压痛,大便秘结臭秽小便黄短等内热症状。

  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胆型肝炎、胆囊和胆管炎症、胆结石等疾患。

  肝风内动


病变过程中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称为“肝风”,它属于病理变化的表现,为区别于外感风邪,故称肝风内动,实际与“风气内动”同义。其病机和肝主血、主筋、开窍于目、其经脉上巅络脑等的功能失调有闯,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有虚证实证之分,虚者由于阴液亏损,称为“虚风内动”;实者由于阳热亢盛,称为“热盛风动”,或称“热极生风”。各详该条。

  肝寒


指肝脏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寒性症状。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指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参见“寒滞肝脉”条。

  肝火


由于肝的机能亢盛而出现热象或冲逆症状的,统称“肝火”。导致肝火的原因,有因肝经蕴热,有因肝阳化火,与情志刺激过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眼红、眼痛、面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严重的可出现发狂,或呕血咯血衄血等。

  肝火上炎


指“肝经实火”。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眼红痛,烦躁易怒,睡不安,呕吐吐血衄血,苔黄,脉弦等。多见于高血压病、上消化道出血、更年期症候群、急性结膜炎等疾患。

  肝气不和


指肝脏的气机不和,疏泄太过而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甚则作痛,小腹胀痛,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若肝气太过,可影响脾胃,出现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肝气犯胃


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临床表现,一方面出现肝气症状,如头眩胁痛,易怒、胸闷,小腹胀,脉弦等;一方面出现脾胃症状,如胃脘痛,吐酸,厌食,腹胀大便泄泻等。如病情迁延,较长时间失却胁调,称为“肝脾不和”,可见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肝气逆


肝气过于郁结,则上逆或横逆。上逆则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腹胀腹痛嗳气吞酸。参见“肝郁”条。

  肝气虚


又称“肝气不足”。为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常兼见肝血不足。主要症状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肝热


指肝有热邪气郁化热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烦闷、口苦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严重的可见狂躁、不得安卧等症状。

  肝肾亏损


又叫“肝肾阴虚”。肝和肾在生理上是互相资生密切联系的。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变,也会使肾阴亏损。故临床上肝肾阴虚的症状常同时出现,如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或细而无力等。可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月经不调内伤杂病或急性热病的末期。

  肝实


泛指肝的实证而言,包括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的实证。主要特点为性情急躁易怒,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参见“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条。

  肝虚


泛指肝的气血不足。临床表现有视物不明、听觉减退、容易恐惧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肝气虚”、“肝阴虚”、“肝血虚”条。

  肝血虚(肝血不足)


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视力减退,虚烦失眠,妇女则月经不调,脉弦细等,多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月经病及一些内、眼病症。

  肝阳化火


木郁化火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阳亢则热,热极则生火。参见“肝阳上亢”、“木郁化火”、“肝火”等条。

  肝阳上亢(肝阳偏旺)


由于肾阴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则肝阳偏旺而上亢。主要症状有头眩头痛面赤眼花耳鸣口苦舌红、脉弦滑或弦细等。多见于高血压病。

  肝阴虚(肝阴不足)


多由血不养肝所致。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视物不清、眼干、夜盲、经闭、经少等。肝阴虚,往往引起肝阳上亢,如血压偏高、耳聋耳鸣面热、四肢麻木震颤、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眼病、月经病。参见“肝阳上亢”条。

  肝郁


是“肝气郁”,“肝气郁结”的简称。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肝郁脾虚


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胁痛,厌食,腹胀大便溏泄,四肢倦怠等脾虚症状。参阅“肝郁”条。

  更衣


即更换衣服,古人在休息时需要换衣服,后来上厕所,也称更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不更衣,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

  痼冷(内有久寒)


痼,久病之意。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证,经久不愈,如脐腹冷痛呕吐清涎,骨节拘急而痛,四肢不温等。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寒湿的患者。

  寒包火


指人体平素内有积热,再受寒冷,寒包于外,热郁于内的病理。可见于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龈肿等病证。

  寒从中生


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证侯均为“寒从中生”(“中”字在这里是泛指脏腑)。主要表现有:由于阳气虚、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见症状为肢节痛、筋脉挛急、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等,其发病和肾阳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由于阳气不足,影响代谢机能而出现病理性产物的留滞,如发生积液、胀满、水肿痰饮等。这些证侯常和脾肾阳衰有较密切的关系。

  寒化


指病邪传入阴经,或热证后期因阳气虚弱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神倦、肢冷、畏寒、腹满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等。

  寒凝气滞


指身体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现气滞疼痛的病变。寒是阴邪,它的性质是凝滞而收缩,易伤阳气,人体的血气是喜温而畏寒,寒则气的流通受阻,血脉凝滞,而产生痉挛疼痛的症状。

  寒趣生热,热极生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义。指自然气侯变化。如冬季寒冷之极,将会转到春夏的温、热,夏季炎热之极,将会转到秋冬的寒凉。指病理变化。如寒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寒极的阶段,就会因虚阳外浮而出现假热的现象;热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热极的阶段,就会因热邪内伏而出现假寒的现象。参见“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条。

  寒热错杂


指寒证和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等,都是寒热错杂的病理现象。

  寒伤形,热伤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外感寒邪多先伤及外部的形体,如头痛恶寒肢节酸痛等,是形体受病的症状。外感热邪,最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因为“热则气泄”,如暑热证的大汗、脉濡数,就是热伤气的表现。

  寒胜则浮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浮,指浮肿,即使寒气偏胜出现浮肿的病理。寒气偏胜则阳气不足,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留故产生浮肿。如慢性肾炎,多是寒气偏胜,脾肾阳虚的表现。

  寒则气收


语出《素问.举痛论》,也称“寒则收引”。收,敛缩的意思。寒气伤人肌肤,则毛窍紧闭,阳气收敛,汗不得出;寒伤筋脉,则筋脉收引拘急痉挛,出现疼痛。

  寒滞肝脉


寒邪凝滞于肝脉的病变。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胁。如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可使该经脉挛急,出现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多见于睾丸、副睾某些疾病及疝气等。

  汗家


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对这种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应再发汗,若再发汗,就要产生精神恍惚心烦小便尿道疼痛等症状。

  化风


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风,指肝风,是一种眩晕抽搐、震颤的神经症状。临床上可因热盛、阴伤、血虚肝阳上亢等原因而出现,称为“化风”。参见“热盛动风”、“肝风内动”、“内风”等有关各条。

  化火


热证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现象。热是无形之气,火是有形之象,热极则生火。一般来说,火都是指内热炽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外感五气(风、寒、暑、湿、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郁结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湿内阻,肝脉气郁,都能使邪从火化。火证的临床表现此较复鸡,随看病因而不同,轻证头痛烦渴,面目红赤,口唇焦燥,咽干喉痛;重证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闭尿血等。

  化热


外感表证传里的一种病理变化。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则出现不恶寒恶热,口渴唇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或便秘,尿黄赤等,显示病邪已是化热入里。

  化燥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燥,是津液缺少。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燥”条。

  黄家


指平素患有黄胆而时时发作的病人。

  结阳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结阴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指邪气结于阴经。肝属厥阴而主藏血,脾属太阴而主统血,邪结阴经,不得阳气的统摄运行,久必伤及阴络而血从内溢,故结阴可出现便血

  金破不鸣


肺气损伤而声音嘶哑的病理。肺主气,肾纳气,二脉均与发声有关。肺肾阴亏则肺燥而热郁阴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故声音嘶哑。多见于晚期结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属虚证失音呈慢性进行,故又称为“久瘖”。失音可间歇出现或持续存在,说话较多时则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见,一般无外感症状。

  金实不鸣


金实肺气实;不鸣,即音哑。金实不鸣,是指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热之分: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证见声音嘶哑。此外,亦有因肺有蕴熟,复感外寒,热受寒束,肺气失于宣畅而音哑的,都属二证。金实不鸣病机上的术语,病名称为“暴瘖”,即突然失音,相当于喉部或声带的急性炎症、水肿等。

  惊则气乱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乱,指气机紊乱。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其调和,出现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精气夺则虚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虚证所下的定义。精气,指人体正气。夺,耗损之意。指因正气过度耗损而出现的虚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大出血损伤阳气、阴液,都会导致正气虚弱,机能衰退,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久热伤阴


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津耗损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伤,则见咽干口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细数。若损及肝肾之阴,可致“水不涵木”而“虚风内动”,症见口干舌燥、手足烦动,心悸神疲、耳聋舌颤舌绛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常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恢复期。

  酒客


指平素嗜好喝的人。古代医家认为这种人得病,不可以给甘味的桂枝汤,因为酒客服用桂枝汤后容易引起呕吐

  恐则气下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下,指精气下陷。恐惧过度则耗伤肾气,使精体下陷不能上升。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

  劳则气耗


语出《素问.举痛论》。指疲劳过度、气喘、出汗过多,会使气耗散而倦怠无力。

  里寒格热


阴盛格阳”的别称。体内阴阳失调,出现下寒格拒上热的证侯。例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等。

  两阳相熏灼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指阳热的病症误用灸或火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灼,会导致火毒内攻,伤津劫液,反使病情加重。

  淋家


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尿量短少,小便阴茎中作痛的病人。古代医家的经验认为,淋家不可用发汗法治病,若发汗可能会引起便血

  龙火内燔


燔,焚烧之意。这里指“肾火偏亢”。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太过,则可使肾火偏亢,产生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因而使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职,出现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状。

  冒家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

  命门火旺


肾脏元阴元阳元阴肾精元阳命门火。如肾阴亏损而致命门火偏旺,表现为性机能亢进,阴茎易举,多梦失眠等。参见“相火妄动”条。

  内陷


邪气内陷。邪气亢盛,正气虚弱不能拒邪,则邪气内陷,病情就会加重。例如麻疹的出疹期,因脉毒过盛,或再受风寒正气不足,疹点突然隐没,面色变白,呼吸紧促,病情迅速加剧,这叫做麻毒内陷。

  逆传心包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中枢神经症状,称为逆传心包

  怒则气上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这里主要指肝气肝气是喜畅达而恶抑郁。在正常情况下,肝气既不能抑郁,但又不宜过亢,肝又是藏血的器官,如果精神受过度剌缴,可使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目赤头痛,脉弦等,若肝血失藏,血随气升,则出现吐血症状。参见“五志”条。

  衄家


指平素常流鼻血的人。由于经常失血,面虚津亏,所以,在张仲景的着作中指出这种人不可发汗,若发汗则会引起筋脉紧急、两眼直视、失眠等。

  呕家


指平素经常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脬气不固


(音“抛”),是膀胱的别称。脬气不固,指膀胱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而出现小便失禁遗尿,故称。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气虚多与肾阳虚有关。

  脾不统血


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使血液循经运行,若脾阳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临床上,多种慢性出血的病症,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若见舌淡,脉细以及脾虚症状的,常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的方法治疗。多见于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

  脾气不升


脾气不能把水谷精微气上输心肺。脾主升清,故脾气上升则健运。脾气不升,有因于脾阳虚中气不足;有因于湿浊食滞阻碍。中气不足,以健脾益气为主;湿浊食滞,以燥湿消导为主。

  脾气不舒


指脾胃的消化机能障碍。有因于肝失疏泄、有因于湿困脾阳,有因于食伤脾胃、脾气壅滞。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等。

  脾气虚


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胀,伴有眩晕,倦怠,面色萎黄气虚症状。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痢疾,贫血等。

  脾热


指脾受热邪或过食燥热食物所引起的热证。主要症状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

  脾失健运


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阳虚则失去正常功能,可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或因水湿困阻,成痰成饮,四肢浮肿。都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所致。

  脾胃湿热


湿热内蕴脾胃。主要症状有身目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濡数。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有些皮肤病如湿疹,脓庖疮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

  脾虚


泛指脾气虚弱或脾阴不足而言。临床表现有食不消化、腹满肠鸣泄泻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脾气虚”、“脾阴虚”条。

  脾虚肺弱(脾肺两虚)


脾主运化,摄取营养,把精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如脾虚精气不足,以致肺气也虚,出现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便溏、短气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多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病。

  脾虚湿困


脾虚内湿阻滞的病理。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妨碍脾的运化。主要症状有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泄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多见于慢性胃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阳虚


脾胃虚寒。主要症状有胃脘冷痛、腹胀满、呃逆呕吐、食少、便溏或久泻久痢、倦怠、尿少、浮肿、消瘦、舌淡苔白、脉虚缓。多见于胃十二指扬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肿白带等。

  脾阴虚(脾胃阴虚)


指脾胃的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

  七损八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看重论述男女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生理过程,并以此与预防早衰相联系。历代注家对此解说不一,如: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明白这个道理,就要避免亏损阴精,才可阴阳调和,以防早衰。(张志聪注)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二七”开始月经来潮,以后按月经血盈满,就来月经,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为“七可损”;男子“二八”精气溢泻,如因房事而泄精,当益精,为“八可益”(王冰注)。

  气化不利


水肿、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与膀胱气化作用,假如湿热下注命门火衰,都会影响肾及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或减弱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形成水肿。参见“水不化气”条。

  气机不利


广义指脏腑机能活动障碍,狭义指三焦升降机能障碍,出现胸隔痞塞不通症状。

  气逆


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气怯


怯,虚弱或惊慌之意。指胆气不足,心慌易惊,或中气虚弱出现短气、倦怠、言语无力等症。

  气虚


指“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晄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称为“气虚不摄”。指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

  气虚则寒


气虚,指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脏腑脏腑的活动功能也相应减弱,代谢机能低下,故出现阴寒的证候。如恶寒、肢冷、神倦、口淡无味、舌质淡白、脉沉迟细弱等。

  气虚中满


脾主中焦运化,如脾胃气虚,则失于健运,易致腹部胀满。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不痛或喜温喜按面白唇淡,舌苔白滑,脉象弦弱等。

  气血失调


指气与血二者关系失去协调的病理。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是相依相附的,气以生血,血以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在病变时,气病可以影响血病,血病也可以影响气病,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也可致气滞,出现疼痛,瘀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见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气虚不能摄血,可致血不循经而见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病症,多与气血失调有关。

  气阴两虚(气阴两伤)


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口干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潮热、口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气营两燔


气分营分邪热炽盛的病机。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气有余便是火


语出朱丹溪《格致余论》。气是指阳气。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火证”。阳气的偏盛可由阴液不足而阳气偏亢,虚火上炎,如肾阴不足,导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阳气郁结化火,如肝火胆火胃火等。故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郁


气机郁结,多与情志刺激、气血失调有关,临床多指肝气郁结而言。主要症状有胸闷胁痛、急躁易怒、食欲不脉、月经不调、脉沉濇等。参见“肝气郁结”条。

  气滞


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带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热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热伏冲任


热邪伏于冲脉任脉热伏冲任二脉,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酸痛、下腹疼痛、子宫出血等。

  热结膀胱


膀胱位于下焦,为足太阳经之府。若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里,邪热经脉与血气相搏,结于膀胱,出现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发热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症,称为热结膀胱

  热结下焦


这里所说的“下焦”主要是指大小肠膀胱等脏器,热邪结于下焦,可使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痛不通,甚则尿血等。参见“热结膀胱”条。

  热迫大肠


湿热伤及肠胃,以致大肠传导失常,发生腹痛泄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泻下如注,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热入心包


温邪化热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沉不语等症状,称为热入心包。它与逆传心包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情传变有别。如昏迷,惊厥持续多天未清醒,称为“邪恋心包”。恋,是留恋不去,即病邪仍留恋于心包。邪恋心包多有夹痰现象,也易出现后遗症。

  热入血分


邪热侵入血分病机血分温热病传变中最深入的一层。多由营分病发展而来,发热常夜间较高,神志昏沉,躁扰不安,甚则出现抽搐。而以斑疹、出血,或伤阴见证为其特征。

  热入血室


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指妇女在月经期间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出现的病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无定时,晚间或说乱话,神志异常等。前人对血室有三种解释:指冲脉。认为冲脉十二经脉之海,女子太冲脉盛即有月经来潮;指肝脏。认为肝主血海,主藏血,病变又涉及胁下、少腹;指子宫。认为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又有下腹病变。从《伤寒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来理解,血室似指子宫而言。

  热伤肺络


指肺络受火热所伤,引起咳血咯血的病理。临床上分实热虚热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热伤肺络,或肝脉实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多滑数;虚热多因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两潮红,咽喉干燥,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热伤筋脉


指因高热或久热,灼伤营阴,使筋脉失其濡养,出现四肢拘挛瘫痪等。

  热伤神明


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昏谵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一般称为热伤神明,与热入心包的意义大致相同。但热入心包是针对病变部位而言,热伤神朗是针对神志症状而言,提法不同。

  热深厥深


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病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邪热阻抑,不能向四肢透达的缘故,称为热厥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厉害,叫做热深厥深

  热胜则肿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热偏胜出现肿痛的病理。热属阳邪,能使阳气内郁血脉壅滞,故火热太过,局部充血,可发生红肿。如痈疮、皮肤炎症等病症。

  热盛风动


又称“热极生风”。病机多由热邪太甚,伤及营血,燔灼肝经而致。病在未发展为衰竭之前,多属实证,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及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参见“风火相煽”条。

  热盛气分


气分的热势炽盛。主要病状有壮热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等,如进一步邪热结实,则见午后热高,烦躁,甚至出现神昏谵语腹痛便秘舌苔黄燥等。

  热邪阻肺


热邪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汲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患。

  热郁(热遏)


六郁之一。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热,出现头痛口干口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鸣,舌体苔黄,脉弦数等。指热邪郁于内不能透泄之意,故又称“热遏”。遏,是阻遏的意思。

  热灼肾阴


指热性病后期肾阴被邪熟所消耗,出现低熟,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瘪,脉细数或虚数等症。

  三焦实热


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证的别称。

  三焦虚寒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病机之一。

  上厥下竭


指由于下部的真阴真阳衰竭而出现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状。参阅“厥证”条。

  上损及下


虚损病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的病变。虚损是因五脏虚弱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往往可由一脏的虚损,久延不愈而损及他脏,甚至影响遍及五脏。如果首先出现肺脉虚损的证候,久而伤及肾脏,肾脏也虚,称为上损及下。前人有一损肺(劳嗽)、二损心(盗汗)、三损胃(食减),四损肝(郁怒)、五损肾(淋、漏)的说法,指出自上而下的传变,故称。

  少阴热化


伤寒六经病理术语。心肾属少阴。因肾阴受伤,以玫心火偏盛,出现夜热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脉细数,或邪热内郁阴经络而见咽痛的,称为少阴热证。热性病传至少阴经大都寒化少阴热化,是属阴虚内热,与少阴寒化相对而言。

  肾气不固


又称“下元不固”。肾主藏精,开窍于“二阴”。若肾气不固,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或液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

  肾虚


也称“肾亏”。是肾脏精气不足的病变。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参见“肾阳虚”、“肾阴虚”条。

  肾虚水泛


肾阳虚出现水肿的病理。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弱而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液泛滥形成水肿。一般症状有全身浮肿(尤以腰部以下较甚),按之凹陷,腰痛酸重,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脉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

  肾阳虚


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衰微,则一身之阳气皆虚,故肾阳亦称“元阳”,是命门火的体现。一般的虚弱,称为肾阳虚,是命火不足所致,主要症状有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阳痿,夜尿频多等。如虚弱的程度较严重,称为“肾阳衰微”,或“命门火衰”,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常见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泻浮肿、脉沉迟微弱等。这些现象,又称为“下元虚惫”或“真元下虚”。

  肾阴虚(真阴不足)


即“肾水不足”。由于肾精耗损过度所致。临床表现有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这种现象,也叫“下元亏损”。

  升降失常


胃气不降脾阳不升,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腹胀嗳气、厌食、泄泻等证候。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条。

  失精家


指平素患有遗精病的人。由于精液损耗,以致发生下腹部紧张而不柔和,阴部冷,目眩,脱发等虚弱病状。

  失气


指人体过分损耗,津液不能运化,失于精气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的精微,身体不能吸收营养。指从肛门排出之气,即俗称的放屁。也有称失气为“矢气”者。

  湿家


指平素患有湿病的人。

  湿困脾阳


脾虚湿困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机上稍有差异。湿困脾阳,是因外湿影响脾阳的运化,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脾阳可以恢复。脾虚湿困,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宜健脾为主。结合燥湿,脾健才能正常运化。参见“脾虚湿困”条。

  湿热内蕴


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于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


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

  湿胜阳微


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的病理。湿属阴邪,如果湿邪过盛,就会伤害阳气,以致阳气衰微,产生“寒湿”症状,多见于慢性水肿一类疾患。

  湿胜则濡泻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湿气偏胜出现大便泄泻的病理。脾喜燥而恶湿,湿气偏胜,则脾阳不脉,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就会产生“濡泻”。濡泻,是肠鸣腹泻,泻出稀烂大便而腹不痛的症状。

  湿郁热伏


又叫“湿遏热伏”。指湿阻于里,邪热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状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厌食、头部重痛、苔白腻、脉濡数等。

  湿阻气分


气分受湿邪阻滞的病理。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酸、骨节疼痛,胸闷纳呆、腹满泄泻苔滑腻、脉濡缓等。

  湿阻中焦


即湿邪阻于脾胃。参阅“湿困脾阳”,“脾虚湿困”等条。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指感受外寒发病后两种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气比较充实,感寒后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现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太阳表证,故称实则太阳;一是正气虚弱,感寒后寒邪内陷少阴,出现恶寒,身不发热而仅见心烦神倦,或有时发热而头不痛,脉不浮,称为“少阴表证”,故说虚则少阴。《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谓病发于太阳;发于阴,谓病发于少阴,可作参考。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外感发热病当病邪内传时南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一是患者中气足,入里时多伤津化热,成为胃肠实热证。胃属阳明,故称“实则阳明”。一是患者中气虚弱,入里的邪气不能化热,寒伤阳气,以致脾阳失运,成为脾胃虚寒证。脾属太阴,故称“虚则太阴”。

  食滞胃脘


饮食不节,滞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现上腹胀痛,嗳腐呕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多见于消化不良,胃炎等。

  水不化气


是指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的病理。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过程与肺、脾、肾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阳虚则不能维持正常升清降浊的气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蒸发敷布而出现水肿

  水寒射肺


寒邪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水逆


指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病变。

  水气凌心


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水气病时,当水气上逆,停聚胸隔阻碍心阳,可使心阳不脉、“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

  思则气结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结,指脾气郁结。忧思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欲不脉,腹胀便溏等症状。

  痰火扰心


指痰火上扰心神,引起神志错乱的病变。如神志失常,言语错乱,甚至狂躁妄动,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痰迷心窍(心蒙心包)


也称“痰阻心窍”。主要症状有意识模糊,喉有痰声,胸闷,甚则昏迷不醒,苔白腻,脉滑。多见于中风昏迷癫痫等。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亦常见。

  痰热阻肺


指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鸣,胸胀满闷,咯黄稠痰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大都由于外邪犯肺之后,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痰与热结,壅阻肺络所致。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梁等疾患。

  痰湿阻肺


指痰湿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肺为贮痰之器,牌为生痰之源,如脾阳虚,运化失职,不但不能把精气上输于肺,反而聚湿成痰,影响于肺。主要症状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稍为活动则咳嗽加剧,气喘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等。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

  痰阻肺络


指肺脏受邪之后,失去输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现痰盛气逆喘咳等症。临床上分为“痰热阻肺”和“痰湿阻肺”,各详该条。

  脱气


脱,耗损之意。泛指正气耗散或虚脱的证候。指虚劳病出现行动则气喘、手足冷、食不消化、腹胀大便溏泄、脉沉小而迟等阳气虚弱的证候(《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冶》)。

  脱阳


脱,耗损之意。指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指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耗伤,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状。可见于某些久病大虚的病人、慢性肾炎出现尿毒症等。指男子因性交后出现虚脱的症状,俗也称作脱阳

  脱阴


脱,耗损之意。指真阴损耗而致突然视力严重减弱的病变(《难经.二十难》:「脱阴目盲」)。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腑真阴耗损,往往可使视力减弱,特别是肝肾二脏的耗损,因肾主藏精,肝开窍于目,肝肾亏损,则视物不明或夜盲,可见于急性热病后期,慢性发热,营养不良及产后体弱等患者。

  亡血家


指平素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疾病的病人。张仲景伤寒论》认为;这一类病人体内阴津本已亏损,所以不可发汗,若发汗就会引起病人发生怕冷寒战的病象。

  卫气同病


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机。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卫营同病


即“营分证”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病机

  胃寒


胃阳虚,胃有寒气。主要症状有呕吐清水或冷涎,口淡喜热饮,舌苔白润等。

  胃火上升


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胃气不和


或称“胃不和”。指胃阴不足,邪热扰胃;或食滞胃中,影响胃气的降纳,出现厌食,泛恶,不寐大便失调等症状。

  胃气不降(胃失和降)


胃气以通降为顺,如因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湿阻滞等原因,均可导致胃失和降,甚则“胃气上逆”。主要症状有不思饮食,胃部胀满,嗳气呃逆,或胃脘疼痛,呕吐等。

  胃气虚


指胃的受纳和消化水谷功能虚弱。主要症状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甚则食入反吐,大便稀烂,唇舌淡白等。

  胃热(胃中热)


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


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


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虚


泛指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而言。参见“胃气虚”、“胃阴虚”条。

  胃阴虚(胃阴不足)


指胃的阴液不足。多由胃火炽盛,脾胃湿热,或热性病热盛伤津,均可损耗胃的阴液,引起胃阴虚。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饮食减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舌中心绛干,脉细数等。多见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糖尿病,以及热性病恢复期。

  温邪犯肺


温热之邪侵犯肺经风温病邪,多从口鼻侵入,初起部见肺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口渴,或见咽喉焮红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多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

  温邪上受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的感受途径,更重要的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舌苔薄白等卫分症状。

  喜则气缓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舒畅,气机通利。但过喜时反使人精神涣散,心气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等病症。

  下汲肾阴


汲,吸引之意。指心火过亢,吸引命火妄动,以致耗损肾阴,性机能亢奋,出现遗精早泄虚烦失眠等。

  下厥上冒


通常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但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明、腹胁胀满等症状。

  下损及上


虚损病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的病变。如首先出现肾脏虚损的证侯,久延不愈,导致肺胰虚损,称为下损及上。前人有一损肾(遗精经闭)、二损肝(胁痛)、三损脾(胀、泻)、四损心(惊悸不寐)、五损肺(喘咳)的说法,指出自下而上的传变,故称。

  下陷


一般是指气虚下陷而言。参见“中气下陷”条。

  相火妄动


一般多指肝、肾的相火,因失却肾阴滋养而妄动。临床表现,属于肝火上炎的,可见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睡眠多梦,面觉烘热等症;属于肾的虚火内灼的,可见五心烦热,头目眩晕,腰背跟酸痛,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

  小肠实热


邪热蕴于小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心烦耳鸣咽痛口疮小便赤涩、排尿刺痛或尿血腹胀,苔黄,脉滑数。多见于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小肠虚寒


寒邪伤于小肠小肠功能低下的病变,临床表现多兼见脾虚证候,如小腹时常隐痛,痛时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利,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邪留三焦


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下见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谢障碍,出现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症。

  邪气盛则实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实证所下的定义。邪气,指致病因素。当病邪有余而人体正气充足,机能代谢活动增强以抵抗病邪,故表现为亢盛的实证。如痰滞、食积瘀血,水湿等,都是邪气有余;壮热,烦燥、狂乱,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都是机能亢盛的表现,均属实证

  心火内炽


也叫“心火内焚”。焚和炽,都是形容火热过盛。心属火、由于心经本脏的火过盛而出现的病变,故称。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怔忡不安,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等。

  心火上炎


指心脏本经的虚火上升。主要症状有舌生疮、心烦、失眠等。

  心脾两虚


即心脾两脏俱虚。主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面黄、苔白、脉细。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心气不宁


心气出现不安宁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心悸怔忡;一是心神不安。可伴有心烦不寐.脉搏不整等兼证。病因多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但也有由于邪气影响而致,如“痰火扰心”、“水气凌心”或肝火旺、肝胆气虚等。

  心气不收


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心有藏精神、主汗液的功能。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则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怔忡自汗多汗或动则汗出等症状。

  心气盛(心阳盛)


主要是指精神力面的病理变化。心气盛心火炽,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心烦失眠,梦中发笑等。如火盛的程度较严重,则出现烦燥、发狂,一般称之为心阳盛

  心气虚


即“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心热


心火亢盛所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面赤,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小便赤,或谵语如狂,或吐血衄血等。

  心肾不交


心阳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变。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励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心虚


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短气健忘、易惊、心中苦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或自汗盗汗等。

  心虚胆怯


指心中空虚,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气衰弱所致。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可见于某些虚弱证、贫血、神经官能症等。

  心血虚


即“心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某些虚弱患者。

  心阳虚


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室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心移热于小肠


心火影响于小肠的病变。心与小肠表里心火旺盛,会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如进而影响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时,即见小便短赤或刺痛、尿血等症状,称为心移热于小肠

  心阴虚


即“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心烦怔忡、失眠;低热、盗汗红、口干、脉细数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

  心营过耗


心阴损耗太过。心主血,营是血中之气,即血脉里流动着的营养物质。患热性病因久热伤阴虚损内伤,而虚火亢盛,消耗血液里的营养物质过多,体质虚弱,出现夜热心烦,易汗,舌降,脉细数等症状时,称为心营过耗

  虚风内动


病变过程中,由于津液亏损,液少血枯、失血血不养筋,或肝肾不足,阴不潜阳肝阳上亢等,均可引动肝风,出现眩晕,缓弱的抽搐、震颤整症,称为“虚风内动”。本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大出血或久病伤阴,肝肾亏损者。其中,因于贫血、失血引起的,叫“血虚生风”,因于阴液亏损引起的,叫“液燥生风”。

  虚火上炎


指由于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虚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现有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脉细数,或目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虚阳上浮(孤阳上越,虚阳不敛)


与“格阳”、“戊阳”的病理,证侯基本相同。都是由于肾阳衰微,阴盛于下,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故又称孤阳上越,或虚阳不敛。不敛,浮越而不敛藏之意。参见“阴盛格阳”、“戴阳”等条。

  虚冢


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

  血不归经


血证病机之一。又叫“血不循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血分热毒


温病热入血分,出现高热,神志昏乱,皮肤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色深绛,脉细数等。外科皮肤疮疡,出现红肿疼痛,舌质红绛,或伴有高热,神志昏乱等。

  血分瘀热


指郁结在血分的热。瘀血滞留而引起的发热。参见“瘀热”、“瘀热在里”条。

  血随气陷


多指气虚下陷而致子宫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随气行,气陷则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脉虚数或沉细无力等。

  血脱气脱(气随血脱)


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的病理。气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脱,是指出血过多。出血过多使气失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气虚欲脱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血虚


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证型。详见有关各条。

  阳结


即“热结”。指邪热入胃,大便燥结阳明实证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出血等。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上部出血,多认为是阳络损伤所致。

  阳胜则热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气偏胜,机能亢盛时,就会产生热性的病变。亦即“阳盛则外热”。

  阳盛


阳热亢盛之意。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机能亦较亢盛。《素问调经论》所说的“阳盛则外热”,即指感受外邪之后,引起阳气相抗,正邪相搏出现发热的症状。

  阳盛格阴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病理变化。病的本质属热,因热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的症状。但患者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都是阳热盛的证候。

  阳盛阴伤


阳胜则阴病同义。这里是指热病伤阴而言。凡阳热过盛的病症,阴津必受耗伤,临床上热邪初盛气分,宜甘寒生津清解热邪,热退则阴自复;如热结肠胃腹痛便秘,宜泻下泄热,所谓“急下存阴”;若阴液已伤,则宜养阴清热。总之,对于高热病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阴津的耗损。前人治疗热性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阳虚发热


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

  阳虚水肿


是指慢性水肿的病理而言。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如脾肾阳虚,水液运化与排泄功能减弱,则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形成水肿。证见全身浮肿,尤其腰以下更明显,小便短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沈细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治宜温阳行水

  阳虚阴盛


阳虚,指肾阳虚阴盛,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怕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沈微等。

  阳虚则外寒


语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发生外寒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

  阴火


指肝肾的虚火。见“阴虚火旺”条。

  阴竭阳脱


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即“阴阳离决”。临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泻、高热等出现严重“亡阴”症状时,即表示阴气衰竭,阳气随时有外脱的危险;内伤杂病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这些情况,急当回阳救阴以固脱。

  阴络伤则血内溢


阴络,指下部、属里的络脉。血内溢,指大便下血。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大便出血,多认为是损伤阴络所致。

  阴胜则寒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盛


阴寒过盛之意。一般表现为机能衰退。《素问调经论》所说“阴盛则内寒”,即指机能衰退所出现的“内寒”证。

  阴盛格阳


指体内阴寒过盛,把阳气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或简称“格阳”。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寒到了极点,阴盛于内,反而肌表出现浮热(稍按则不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喝汤水不多,或索水而又不想喝;手足躁动,但神态安静;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

  阴盛阳衰


阳虚阴盛病状大抵相同,但病机有别。一是因阳虚而致寒盛,一是因阴寒内盛而致阳气衰弱,两者常互为因果。临床上阴盛阳衰多因水湿伤阳或过服寒凉药物所引起。

  阴虚发热(阴虚则内热)


指体内阴液损耗过度所出现的内热。即《素问调经论》所谓“阴虚则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病状。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肺燥


指肺燥之由于阴虚所致者。肺为娇脏,怕受火灼,如肺肾阴虚内热虚火灼伤于肺,则肺燥而阴更虚。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嘶哑,舌嫩红苔少,脉细数等。可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白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阴虚火旺


阴精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潮红、口干咳血等。参见“阴虚阳亢”,“水亏火旺”,“命门火旺”等条。

  阴虚阳浮


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阳亢


阴虚精血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互相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如潮热,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迫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阴阳两虚


阴阳俱虚。多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出现阴虚阳虚的证候同时并见的病理现象。参见“阴虚”、“阳虚”条。

  饮家


指平素患有水饮病的患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水饮患者的证候是患者感到口渴,在饮水后又出现呕吐,认为这是水饮停留在心下(指胃脘)。

  营气不从


血脉里面的营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营气的运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痈肿

  营卫不和


语出《伤寒论》。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液的物贸基础。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自汗,不发热无汗。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自汗的,应在未发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瘀热


指热与痰湿互结,郁积于里的热证;指体内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

  瘀热在里


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里,有两种情况: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又因小便小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里,湿热郁蒸,久则发为黄胆;指体内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热

  燥结


指病邪化热后,邪热结于胃肠,胃肠津液受伤的病理。主要症状有身热或午后潮热、腹胀痛、便闭、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

  燥气伤肺


秋燥邪气伤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肺津,出现干咳无痰,或咯痰带血,咽喉疼痛,胸胁痛燥气证候。临床上分为温燥凉燥。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参见“温燥”,“凉燥”条。

  燥胜则干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等伤津症状。

  正邪相争


正气邪气互相争持之意。就广义的来说,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就狭义的来说,指外感发热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理。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正气抗邪外出,因正气邪气互相争持不下,故寒热交替出现。

  正虚邪实


正虚,指正气虚弱,邪实,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全语指因邪气过盛,致正气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见于热性病者,如阳明实证因日久失下,除见潮热,谵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等邪气盛的症状外,又见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两眼直视等正气不能支持的危象。见于内伤杂病者,如膨胀积聚日久,身体消瘦,心悸气短,大便溏泄,食欲减退,都是正虚邪实的表现。

  中气不足


中气中焦脾胃之气。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因脾胃虚弱而引起功能衰退,运化无力,不能上输精气。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易胀,面色淡白,眩晕倦怠,气虚乏力,胃痛喜按大便稀烂等。

  中气下陷(气虚下陷)


又称“脾气下陷”。是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沥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中阳不振


中焦胃阳气虚弱,消化机能不振。主要症状有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面色萎黄,唇淡等。多见于慢性消化不变,慢性痢疾等病。

  壮火食气


人体中内养脏腑,外充肌肤阳气,是生理上的火,称为“少火”;若阳气过亢,火热内生,则成病理上的“火”,称为“壮火”。这种亢盛的火,能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气,叫壮火食气。食,腐蚀或损耗之意。

上一篇:病因 下一篇:四诊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