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漱疗法,就是将药物含在口中,漱口吐出,并不下咽,以此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邀在他的《千金要方》一书中载有许多含漱治病的经验,如治疗口疮,用蔷薇根加水浓煎,含漱;或用杏仁甘草黄连水煎含漱。治疗齿根肿痛,用松叶食盐水煎,取汁含漱。治疗齿根松动,用生地独活加水煎煮,取汁加入白,含漱。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曾载有用白芷吴茱萸等分,浸水含漱,治疗风热牙痛;用白芷川芎等分,共研极细末,炼为丸,如黄豆大,每日含漱,以治口齿气臭。

含漱疗法应用时将药物含在口中,停 1—2分钟,漱口吐出,一日数次。其治疗原理是含漱时,口腔黏膜吸收药物,在咽喉、口腔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比口服药物浓度高)来提高疗效。含漱疗法目前只作为口腔及咽喉疾病的一种辅助疗法。

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生地30克,玄参大青叶各15克,煎水,放冷,含在口中,停半分钟漱口吐出,再含第二口,如此反复多次。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黄连黄柏乌梅各10 克,水煎2次,去渣加入玄明粉5克,溶化后含漱。体虚,劳累即发者,可取吴茱萸 15克,肉桂5克,乌梅 15克,水煎含漱。

治疗牙痛细辛 15克,川椒10克,升麻10克,水煎放温,含漱:虚证牙痛,可用骨碎补30克,切碎,水煎取液,含漱。 (白云)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