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患有高脂
血症,所以他一直为自己血脂偏高着急,于是长时间不吃肥肉、蛋黄等,并先后服用了好几种降脂药,每隔一段时间就复查血脂。奇怪的是,他的血脂仍维持在偏高的水平,有时反而更高了。这是为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脂
血症的人平时虽然没有什么严重不适,但是只要有就诊经验的一般都听医生说过,高脂
血症要好好吃饭,不然容易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冠
心病等问题。 普通人一听到这个就紧张了,便开始
忌口,似乎。事实上,医生表示,“好好吃饭”指的是高脂
血症的生活方式中饮食的干预是特别重要的,但光靠饮食干预并不能完全解决高脂
血症的问题。 一、你的高脂
血症是从哪里来的? 01 海鲜、
内脏是祸源 肥肉含有的高脂肪对高脂
血症的控制确实存在不利影响,所以有高脂
血症的人要注意不能吃太多肥肉,以免血脂难以控制。但是,除了肥肉外,一些看起来没脂肪的食物其实也是含有较多脂肪的,如动物油、脑、
内脏及
鱿鱼、贝类等海产品,都是高脂
血症的祸源。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要从饮
食中获得各种营养,完全素食、偏食对身体是很不利的。因为肉类食物富含蛋白质,长期不摄入肉类很可能造成身体营养的缺失。此外,少量饮
酒可以改善脂质代谢状态,但如果以往无饮
酒习惯,不要试图通过饮
酒改善血脂,如果有饮
酒习惯,要知道适量。 02 煎炸食品令血脂更高 煎、炸等用油多的烹调方式,口感好,更受当下人们的推崇,但是这种饮食方式只能让高脂
血症更难以控制。特别是一些
奶油、牛油、
猪油等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而这些含有饱和脂肪酸多的调味食品正是血脂走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改变烹饪习惯,最好选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煮、蒸、炖、煲、凉拌等烹调方式,减少油的摄入量。这是高血
脂人群饮
食中关键的不可忽略的饮食小细节。 二、降血脂餐盘装什么才好? 合理的饮食是防治高脂
血症的基本措施。饮食需以清淡为主,以“较少量而较多种”为饮食原则。以下是比较适合高脂
血症者餐盘的食物: 豆类:
黄豆、
绿豆、
扁豆、
赤小豆等豆类制成的豆制品,一般都是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的,是较为理想的日常食品。比如每天饮
豆浆可以控制血脂。 淡水水产:
甲鱼、
鲫鱼等。 蔬果类:
苹果、
橘子、
山楂、
韭菜、
大葱、
大蒜、
西红柿、
香菇等。 保健类:
蜂皇浆、
茶叶、
红糖可以降低血脂。用
玉米须煮水,日常代替
茶饮用,对防治高脂
血症也有益。 三、胆固醇含量一览 食物按照胆固醇的含量可分为几大类,高血脂的患者尽量不要食用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果确实非常喜欢吃一些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则要注意吃的方式方法。像
鸡肉、
鸭肉等这些很多人比较喜欢吃的食物,可以吃肉不吃皮,而像
鸡蛋之类就不要吃太多的蛋黄。 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大脑、动物
内脏、蛋黄、
蟹黄、腊肠。 低胆固醇食物:瘦肉、谷物、部分鱼类、
牛奶。 无胆固醇食物:豆类几乎不含胆固醇。 四、降脂
食疗你懂吗? 降血脂是一场“持久战”,在饮食上应该遵前文提到的原则,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用一些合适的
食疗方帮助血脂维持在正常水平。 痰湿壅塞型 常见不适:胸闷气短,肥胖多痰,胃纳差,
头重如裹,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或滑。 推荐
食疗方
薏苡仁桃仁粥 材料:
薏苡仁30克,
桃仁10克,
大米100克,
陈皮3克。 做法:
先煎薏苡仁、
桃仁、
陈皮,取汁与米同煎成粥。日服1次。可常服。
荷叶冰糖粥 材料:鲜
荷叶1大张,
粳米100克,
冰糖适量。 做法:
先煎荷叶,去渣取汁后加入
粳米煮粥,待粥将成,入
冰糖,再煮片刻即成。分次食用。可常服。
冬瓜薏苡仁兔肉汤 材料:
兔肉250克,
冬瓜500克,生
薏苡仁30克,
生姜4片。 做法:将
冬瓜连皮去瓤洗净后切成大块,生
薏苡仁洗净备用。
兔肉洗净切块,去肥脂,再用水洗去血水。然后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
清水适量,
武火煮沸后,
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成。
气滞血瘀型 常见不适:面色暗,
胸痛心悸,
胸胁胀闷,情绪易波动,舌淡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推荐
食疗方
桃仁粥 材料:
桃仁10~15克,
粳米30~60克。 做法:将
桃仁捣烂成泥,加水,研汁去渣,以汁煮
粳米为稀粥。一日内分2次,空腹
温服。
灵芝田七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250克,
龙眼肉15克,
田七6克,
生姜4片。 做法:将
灵芝刮去杂质洗净,切成小块,
田七、
龙眼肉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
清水适量,
武火煎煮后,
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气
血虚弱型 常见不适:
面白无华,气短乏力,
心悸懒言,
舌质淡,脉细弱。
推荐
食疗方
何首乌降脂粥 材料:
何首乌50克,
芹菜100克,瘦
猪肉末50克,
粳米100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
先煎何首乌取汁,以药汁与
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瘦
猪肉末、
芹菜,煮片刻,加盐、味精调味,分次食用。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