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特点】

  白者,洁也;环者,旋也。此类穴名,多由养生家静坐有得而名之。

  张紫阳谓:“心下(此处指七节旁之小心),肾上,脾左,肝右,生门在前,密户在后,其连如环,其白如棉,方圆径寸,包裹周身之精粹。此即环也”。其处与脐相应,为人之命脉根蒂。本穴与气机相通,正应其处,故名为“玉房俞”,又名“白环俞”。

  本穴位部,主治遗精遗尿带下月经不调及腰疼痛等症。

  【操作技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体位选择以行针方便、病人感觉舒适为度。穴位常规消毒,以2寸毫针直刺双侧白环俞进针1.2~1.5寸,以泻法得气后,将电针仪电刺激导线连于针柄,逐一打开电源与刺激量开关,以14~26次/分钟的疏密波给予电刺激,每次行针30分钟。

  治疗前要注意检查针体质量以防断针弯针;注意选穴的准确性;以泻法得气行针忌粗暴,以免弯针断针针感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宜;行针过程如有晕针等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诊疗现场】

  肛门病是临床多发病,其术后疼痛为手术创伤性疼痛叠加内括约肌痉挛性疼痛,因此更加难忍。

  目前,有关肛门病术后止痛的方法很多,但多以口服止痛药、肌注止痛药及麻醉镇痛为主。其中,口服止痛药效果欠佳,反复使用可以导致胃肠道反应;肌注止痛药虽然止痛效果较好,但反复使用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硬膜外置管自控镇痛虽然止痛效果最好,但存在价格昂贵、需专业麻醉师操作等局限性。

  中医针灸止痛有着悠久的历史,将其用于肛门病术后止痛是一个新的尝试。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法在肛门病患者中,以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最为明显。

  案例:魏某,女,47岁,肛门术后6小时,疼痛难忍,肌注杜冷丁未效。予以电针白环俞止痛。方法:直刺双侧白环俞得气后接电针,用疏密波进行刺激,留针30分钟。治疗时疼痛逐渐缓解,治疗结束后疼痛消失,4小时后疼痛发作,又治疗1次,有效解除了患者的术后疼痛。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