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方剂
书籍
扫描书籍
验方偏方
方剂指纹
专业题库
问答
百家谈
数据库来源《中医世家网》
登录
or
注册
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偏方
中药
方剂
书籍
百度站内搜索
本站搜索
最新的
热门的
森林草树
2022-02-12 05:02
42个月前
干蜈蚣治顽固性皮肤溃疡
治顽固性皮肤溃疡经验 经验方:干蜈蚣50条。 用法:将蜈蚣研成粉末。清洁溃疡面后,撒入药粉厚约1毫米,3日换药 1次。换药时见到溃疡面有灰绿色薄膜.不可当作脓液擦去,可清洁溃疡面周围,重新撒上药粉;若见溃疡面有分泌物,可留出部分溃疡面不予撒药以利引流,待撒药部分愈合后再撒留下部分。上药后半小时内出现轻微疼痛,无妨。 疗效:本方治疗顽固性皮肤溃疡患者105例,治愈102例,无效3例 ...
皮肤病
357
0
0
森林草树
2022-12-26 13:12
31个月前
冻疮溃烂迅速康复方
冻疮溃烂时,可用桂枝、辣椒、干姜等辛温药物或食物煎水熏洗即可迅速康复。而一旦溃烂,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细心照料.慢慢康复。可选用下法: 1.白及5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于患处.日2次,以愈为度。 2.瓦楞子适量,火煅脆.研细末,将药末撒于溃烂处,日3—4 次。溃烂后流脓较少者,也可用香油(芝麻油)调成糊外敷患处。 3.黄柏5 0克,芒硝25克,共研细末,以冰水或雪水调糊敷于患处。(俞小 ...
皮肤病
357
0
0
森林草树
2022-12-26 09:12
31个月前
中药七方治冻疮溃烂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还可厚搽蜂蜜猪油软膏(猪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可选用下法: 1.白及5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于患处.日2次,以愈为度。 2.兔毛30克,烧灰存性。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 ...
皮肤病
357
0
0
森林草树
2022-02-20 20:02
42个月前
痈肿疼痛天葵外敷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最好现用现配),使用前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药膏厚约1—2厘米,敷药的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每日敷药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药。 ...
皮肤病
356
0
0
森林草树
2022-02-15 14:02
42个月前
王玉生治硬皮症
王玉生主任医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中西医肿瘤专科特聘专家。王玉生在四十多年的临证中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各种肝胆病、疑难杂症。今将随诊时医案两则列下。 周某,女,34岁,2012年4月4日就诊。 面部皮肤板硬2年,曾诊为系统性硬皮症。CT示:肺部间质轻微改变,曾应用双密达摩、甲胺碟林、激素等4个月未效。 诊见整个面部灰暗色,以前额明显,触之不敏感且板硬干燥,自感面 ...
皮肤病
356
0
0
森林草树
2022-02-11 15:02
42个月前
中医皮肤病学应善于运用外治法
•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尊古而不泥于古,我们首先要重视古籍的整理和发挥,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医皮肤病学在医疗、教学、科研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将中医皮肤病学科列为二级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规律。 •要提高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应在系统研究有关中医学文献基 ...
皮肤病
356
0
0
森林草树
2022-02-09 06:02
42个月前
过敏性紫癜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方药特色
•高永祥审证求因,提出过敏性紫癜为“风”“毒”“湿”“瘀”之证。初期急期多为热毒致病,缠绵难愈与间夹湿邪有关,瘀血内阻贯穿本病的全程。采用“辨病—辨证—分期”相结合方法进行辨治,注重祛风与活血,在消风散的基础上化裁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散血之功的自拟化斑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能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疗效颇佳。 •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肯定。曾用此法治疗喘症、喘息性支气管 ...
皮肤病
356
0
0
森林草树
2022-02-20 22:02
42个月前
治疖肿方
枸杞子30克,烘干研细末,凡士林100克,加热熔化,倒入枸杞粉,拌匀成软膏,涂于患处,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于疖肿。 ...
皮肤病
355
0
0
森林草树
2022-02-16 15:02
42个月前
治扁平疣 毛囊炎方
治扁平疣经验 方法:取乌梅20克,研成细粉,加蜂蜜调成糊状,涂抹疣部,每日1次。 主治:扁平疣。 李文滔 治毛囊炎方 处方:何首乌10克,茄子叶 7片。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 150毫升,连服7天。 主治:毛囊炎。 林云圣 治手掌脱皮方 处方:苍术、白蒺藜各9克。泡水当茶频饮,连服2周。 主治:手掌脱皮。 张功勋 ...
皮肤病
355
0
0
森林草树
2022-02-15 08:02
42个月前
防风通圣丸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防风通圣丸处方来源于《宣明论方》,具有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鼻塞,便秘等证。近年来在皮肤科多有应用。 治扁平疣 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见效。 治痤疮 每次9克,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全身症状明显者加服牛黄解毒片。 治荨 ...
皮肤病
355
0
0
森林草树
2022-02-14 16:02
42个月前
治疮痈三处方
黄连解毒汤加味 取黄连9克,山栀子5克,黄柏5克,黄芩3克,砂仁5克,牛膝5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本方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疮疡阳证,大热烦扰,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吐血,发斑,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 仙方活命饮加味 取白芷10克,防风10克,皂角10克,当归10克,穿山甲6克,贝母10克,赤芍10克,天花粉 ...
皮肤病
355
0
0
森林草树
2022-02-08 04:02
42个月前
从中医玄府理论探讨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
硬皮病 ( scleroderma) 是一种临床病理下可见 局灶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病, 严重者可影响血管和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内 脏靶器官,纤维化是其病理特征表现。一般局限型 硬皮病不涉及内脏,预后较好,而系统性硬化症 ( systemic sclerosis,SSc) 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 系统性硬化症总属中医学 “痹证”中的 “皮痹” 范畴,最常累及肺脏,即成为 “肺痹 ...
皮肤病
355
0
0
森林草树
2022-02-20 20:02
42个月前
治冬天脚汗方
每晚取白矾一块(固体的疗效最好),约指甲盖大小,碾成粉末,掺入洗脚水中,以此水泡脚,约5分钟左右,连泡3—5晚即可见效。 主治:冬天脚出汗。 ...
皮肤病
354
0
0
森林草树
2022-02-20 15:02
42个月前
治疗疖肿方
鸡蛋清2个,生大黄10克(研成粉末)。用蛋清将大黄粉搅拌均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本方对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疖肿、毛囊炎有很好效果。 ...
皮肤病
354
0
0
森林草树
2022-02-19 16:02
42个月前
夏日须防皮肤病
5月6日立夏之后,紫外线也变得强烈起来。毒辣的紫外线晒走了您精心保养的白皙皮肤,甚至还有可能带来晒伤、皮炎等一系列麻烦。 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皮肤病专家丁郁主任医师指出,健康的肌肤细腻、红润,如果出现炎症、湿疹、痘痘、色斑等情况,则反映内在脏腑的异常状态,为身体拉响警报。 天气湿热 湿疹常来扰 丁郁告诉记者,夏季由于汗液和皮脂的分泌增加,加上湿热的环境,皮肤很容易发生病变。比 ...
皮肤病
354
0
0
1
36
37
38
39
40
41
42
48
本站作品及动态
文小叔说医不二
题库费和每年的服务器费耗费数千,坚持数年,勉力而为,只求弘扬中医文化,寻觅合作伙伴,有意者联系站长。
新增扫描书籍、古籍266册,因扫描书籍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购买OSS服务器成本较高,只能暂停扩充书籍。
自费购买多套中医题库,现已基本完成,免费开放给大家,欢迎使用推广。
个人网站,毫无盈利,勉力支撑,请手下留情,不要攻击。大家觉得好用请大力推荐,发现错误或有要求,请联系站长。
联系站长
发送
支持作者
弘扬中医,坚持不易,感谢打赏的网友,您的心意是支持我的动力。
每年2000多元服务器费用是最大的负担,请赞助一下服务器运营费吧。
热门标签
民间偏方
感冒
骨伤科
皮肤病
文小叔
糖尿病
胃肠病
失眠
妇科其它
便秘
心脑血管
高血压
头痛
腹泻
眼部疾病
美容护肤
神经疾病
月经病
心脏病
减肥瘦身
热门文章
1
感冒高发季如何应对流感和奥密克戎
12724
2
藏肾养精秘诀:“养”肾气“补”肾元
9779
3
失眠中医处方收集与筛选14个新药队
9621
4
原创 化瘀第一人开出4个方子,搞定你全身上下无处不在的瘀血,无痛一身轻
8401
5
原创 治风湿药王这个方子又便宜又好使,甩天天在电视上广告的风湿膏药几条街
8093
6
神药”连花清瘟到底是怎么治疗新冠的?
8057
7
中医湿温病症状
5631
8
原创 吃三七1天1周1月1年10年,身体到底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5019
热门中药
1
雷公藤
2
小叶买麻藤
3
蔷薇根
4
枳实
5
南板蓝根
6
马槟榔
7
大丁草
8
灰叶
9
芋头花
10
麻黄
热门方剂
1
参竹汤
2
疥疮搽药
3
龙砂
4
导饮丸
5
黄耆当归人参汤
6
补肝行血汤
7
固本保元丸
8
白术麻黄散
9
加味参术汤
10
二陈木通汤
热门书籍
1
《素问要旨论》
2
《药性切用》
3
《成方切用》
4
《实验动物科学》
5
《脉诀汇辨》
6
《金匮玉函经二注》
7
《景景医话》
8
《医宗必读》
9
《西医眼科学》
10
《证治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