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方剂
书籍
扫描书籍
验方偏方
方剂指纹
专业题库
问答
百家谈
数据库来源《中医世家网》
登录
or
注册
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偏方
中药
方剂
书籍
百度站内搜索
本站搜索
最新的
热门的
森林草树
2022-04-28 11:04
40个月前
三虫止咳虽然效佳
三虫者为白僵蚕、地龙、蝉衣。世人以为三虫均为解痉治风之品,何以止咳?盖三药皆入肺经,均有解痉之功,以缓解痉挛达到止咳的目的。 白僵蚕入肝、肺、胃经,功在驱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等。地龙入肝、脾、肺经,功在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喘息,喉痹,瘰疬,痄腮。蝉衣入肺、肝经,功在散风热,宣肺定痉;主治外感风热,咳嗽音 ...
止咳
386
0
0
森林草树
2022-04-30 08:04
40个月前
蔊菜
蔊菜 ; 辛,苦,平。 肺,肝。 祛痰止咳,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
止咳
384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9 15:04
40个月前
自制梨糖膏止咳平喘
制作方法:取鸭梨 1000克,百部50克,前胡、杏仁、川贝、制半夏、茯苓各30克,冬花20 克,生甘草10克,白砂糖500克,橘红粉30 克,香橼粉10克(SIj名香圆)。将鸭梨洗净切碎,与百部、前胡、杏仁、川贝、半夏、茯苓、冬花、生甘草共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汁,共煎4次合并。再以文火煎煮浓缩,至液较稠厚时加入白糖,调匀,继续煎熬至稠粘时,加入橘红粉、香橼粉,调匀。再煎熬至用铲挑起 ...
止咳
382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9 13:04
40个月前
吐纳可止咳
取坐式或站式,用鼻深吸气,略停闭.5-10秒,继之咳嗽,令气从胸中向上冲喉而出,然后呼气,反复7~14次。 此法可缓解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明显者。咳嗽主要是由于气管内分泌物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射,本法采用鼻吸气在于温润吸入之气,防止其对气管黏膜的刺激。 闭气后则增加了肺内压,有利于气从胸中向上直冲咽喉而出,并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效排出,从而减少咳嗽反射,起到止咳的作用。 ...
止咳
380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9 09:04
40个月前
秋食柑橘止咳化痰助消化
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中医认为,柑橘养阴生津助消化,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肺部不适的人比较适宜吃。 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1需要每天补充,因为和所有B族中的维生素一样,多余的维生素B1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在柑橘盛产的秋季,不妨每天吃1-2个柑橘,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B1。 不过,切不可多吃,因为柑橘性热,秋天干燥,吃多了 ...
止咳
380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9 07:04
40个月前
鹿角胶为止咳之良药
鹿角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味甘、咸,性温,归肝、肾二经。有温肾益精,养血安胎及止血之佳效,故而多用于虚劳羸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阴疽等证。近年来,笔者将本品运用于咳嗽之治疗,经观察数例,疗效尚称满意,值得临床重视。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外感、内伤两类。治疗当立足于肺,同时着眼于肝、脾、肾等整体调节。盖咳 ...
止咳
380
0
0
森林草树
2022-04-30 10:04
40个月前
半下
半下 ; 辛,温,有毒。 脾,胃,肺。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止咳
377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8 16:04
40个月前
贝母治咳当辨证
贝母是止咳良药,其性味苦寒,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消痈止痛之功,适用于风热、肺燥及肺痈咳嗽。临床使用的贝母有两种,一种叫川贝母,性凉而甘,长于润肺化痰,一种叫浙贝母,苦寒较重,开泄力大,长于清火散结。因此,使用贝母时应注意辨证用药。 风热咳嗽 是由风热犯肺引起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红苔黄,此时两种贝母均可选用。贝母性味苦寒,能入 ...
止咳
377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8 03:04
40个月前
选用中成药止咳 分辨是否有痰 痰是什么颜色
深秋时节,呼吸系统疾病易高发,咳嗽是常见症状之一,一旦出现咳嗽,很多人会自行购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选用中成药止咳前一定要仔细分辨是否有痰、痰是什么颜色、痰量的多少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症选药,有的放矢。 痰稀色白 多为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表现咳嗽声重,有痰,痰色白且稀薄,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发热怕冷、无汗、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应选用温化寒痰的止咳药,如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 ...
止咳
376
0
0
森林草树
2022-04-30 07:04
40个月前
黄独
黄独 ; 苦寒。 肺,肝。 散结消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止咳
375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9 14:04
40个月前
秋燥干咳服“清肺丸”
在秋季,燥邪常伴随着风寒或风热病邪侵袭人体,有些人感冒5~7天后,发热怕冷、打喷嚏等症状消失,却会因燥邪不去或久咳伤及肺阴,表现为咽喉肿痛、咳嗽喑哑,还会咯痰,痰中带血。这时可服用养阴润燥、利咽止咳的中成药,如养阴清肺丸。 养阴清肺丸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对于咳无痰者疗效显著。服药期间用麦冬或菊花代茶饮效果更佳,还可稍加点蜂蜜。每次1丸(9克),每日2次。 ...
止咳
373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8 13:04
40个月前
仙鹤草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
咳嗽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中尤以内伤肝火犯肺型症状复杂,具有顽固难愈,病期较长的特点。长者多达6~7年之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仙鹤草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如用之配伍得当,可起桴鼓之效。 李某某,男,44岁。2010年9月就诊。晨起遇冷空气咳嗽连连,平时情绪波动,环境嘈杂,烟雾重即引起咳嗽,持续不止,反复发作7年。刻诊:六脉平稳,唯有肝脉稍弦,舌质红,苔少光红。体格壮实,自述咳嗽 ...
止咳
372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8 12:04
40个月前
止咳中成药要先分寒热
洪女士:我女儿今年三岁半,从两个月前开始咳嗽,至今断断续续一直没好。有时夜里睡得正香就会突然咳醒,可以听见她喉咙明显有痰咳不出来。但因为她没有发烧,所以听家里老人的建议,我们自己在药店给她买了点急支糖浆,夜里一咳就喂她喝一点,有时似乎有点效,但有时喝完过后还是照样咳。 听说咳嗽有寒热之分,买止咳的中成药要先弄清寒热症状。请问寒热应该怎么分?平时 ...
止咳
372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8 02:04
40个月前
秋冬干燥嗓子不舒服咳嗽 止咳的食物
秋冬交替之时,天气干燥让许多人嗓子不舒服,咳嗽随之而至,有的人甚至出现了发炎症状。中医将这种咳嗽称为燥咳。燥咳,也有温、寒燥之分。怎样区分这两类咳嗽呢?其方法主要是观察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就说明身体内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物。如果舌苔发黄,舌质红,说明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食物。 寒燥引起的 ...
止咳
371
0
0
森林草树
2022-04-29 16:04
40个月前
清肺化痰止嗽方
中医认为,款冬花具有清热解毒、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肺结核咯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证。临床上对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及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都有良好的疗效。百合除了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维生素、氨基酸、钙、磷、铁外,还含有百合甙A、百合甙B,以及秋水仙碱、秋水仙胺等生 ...
止咳
369
0
0
1
3
4
5
6
7
8
本站作品及动态
文小叔说医不二
题库费和每年的服务器费耗费数千,坚持数年,勉力而为,只求弘扬中医文化,寻觅合作伙伴,有意者联系站长。
新增扫描书籍、古籍266册,因扫描书籍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购买OSS服务器成本较高,只能暂停扩充书籍。
自费购买多套中医题库,现已基本完成,免费开放给大家,欢迎使用推广。
个人网站,毫无盈利,勉力支撑,请手下留情,不要攻击。大家觉得好用请大力推荐,发现错误或有要求,请联系站长。
联系站长
发送
支持作者
弘扬中医,坚持不易,感谢打赏的网友,您的心意是支持我的动力。
每年2000多元服务器费用是最大的负担,请赞助一下服务器运营费吧。
热门标签
民间偏方
感冒
骨伤科
皮肤病
文小叔
糖尿病
胃肠病
失眠
妇科其它
便秘
心脑血管
高血压
头痛
腹泻
眼部疾病
美容护肤
神经疾病
月经病
心脏病
减肥瘦身
热门文章
1
感冒高发季如何应对流感和奥密克戎
12863
2
藏肾养精秘诀:“养”肾气“补”肾元
9912
3
失眠中医处方收集与筛选14个新药队
9786
4
原创 化瘀第一人开出4个方子,搞定你全身上下无处不在的瘀血,无痛一身轻
8527
5
原创 治风湿药王这个方子又便宜又好使,甩天天在电视上广告的风湿膏药几条街
8232
6
神药”连花清瘟到底是怎么治疗新冠的?
8158
7
中医湿温病症状
5788
8
原创 吃三七1天1周1月1年10年,身体到底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5140
热门中药
1
赤芍
2
通天草
3
千日红
4
水田七
5
鸡子黄
6
丝瓜络
7
雷丸
8
画眉草
9
地桃花
10
木竹子
热门方剂
1
解凡散
2
大解毒汤
3
鹳肝丹
4
丹参饮子
5
蒲公英汤
6
胡芦巴饮
7
参麦地黄丸
8
六磨饮子
9
攻坚散
10
保命胜金丹
热门书籍
1
《伤寒溯源集》
2
《耳鼻咽喉外科学》
3
《免疫与健康》
4
《麻科活人全书》
5
《病理学》
6
《集验背疽方》
7
《医旨绪余》
8
《神应经》
9
《伤寒绪论》
10
《格致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