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方剂
书籍
扫描书籍
验方偏方
方剂指纹
专业题库
问答
百家谈
数据库来源《中医世家网》
登录
or
注册
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偏方
中药
方剂
书籍
百度站内搜索
本站搜索
最新的
热门的
森林草树
2022-03-10 20:03
43个月前
中暑两良药仁丹十滴水
夏天中暑有两个良药家中不能少。 一个是仁丹。仁丹是是沿用已久的老药,作为人们暑天随身携带的常备良药,因其色泽鲜赤,光滑如丹,故又名“清凉丸”。其含有檀香、砂仁、木香、冰片、朱砂等中药,功能清暑开窍。全方辟秽排浊,化湿和中之力较强,擅治夏日中暑。近代药理研究发现,仁丹具有解热、止呕、促进消化等作用,功效突出,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是一种很对症的治疗中暑的中成药。 另一个是十滴水。十滴水是一种由樟脑 ...
中暑
584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17:03
43个月前
教你几招防治中暑
教你几招防治中暑 并不是天气热就会中暑,从临床上说,中暑有一套诊断标准,当中包括休克的改变、虚脱、血压低和超高热等等,它主要是因为环境高热多湿,体温不能正常的由排汗发散,因而急升,损害脑细胞引起。中暑其实并不可怕,只要 ...
中暑
572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8 23:03
43个月前
中暑凉茶偏方
夏日天气炎热,人体排汗增多,体内的水分、盐分消耗也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引起中暑或虚脱,除饮食上保证营养外,喝点防暑凉茶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方法。 山楂菊花茶 山楂100克,酸梅50克,加水煮烂,再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去渣,然后放入适量的冰糖,凉后即可饮用。 &nb ...
中暑
570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9 10:03
43个月前
中暑“热伤风”中医疗法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每到这个季节,人们常会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甚至有可能患上“热伤风”、中暑、痢疾等疾病,因此,在三伏天里,一定要小心防范这几种疾病,尤其是的中暑,更需积极预防。 三伏的“伏”字是隐伏之意,就是说在太阳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能逆天而行,不隐伏就会被夏天的邪气——暑气所伤。中暑的“中”字,形容暑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有如箭头石块 ...
中暑
569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8 15:03
43个月前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刮痧疗法
一年中最难熬的盛夏又到来了,高温度加上高湿度,如果通风条件差,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容易失常,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主要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暑先兆,如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 ...
中暑
562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1 18:03
43个月前
避暑勿忘防湿邪
盛夏时节须防中暑,但每年6月后多雨而潮湿闷热,所以此时除了防中暑外,还应注意防“中湿”。 “湿”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它与脾胃密切相关。湿邪的存在,不同程度会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胃的受纳及肠的传导,从而导致口苦、口黏、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不爽等现象。舌苔厚腻往往是判断“湿”证的重要依据,治疗湿邪亦往往立足于健脾和胃,助运化湿。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 ...
中暑
553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9 03:03
43个月前
中暑有阴阳之分 白虎汤 藿香正气
中医认为,中暑有阴、阳之分,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多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较危重。 治疗阳暑主要以清热解暑为主,可用张仲景的白虎汤,药物组成为生石膏50克(先煎),鲜芦根、生地黄30克,竹叶心 ...
中暑
548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09:03
43个月前
中暑的简便求治方
1。将病人移向阴凉处、冷敷,再用韭菜汁、生姜汁、大蒜3-5瓣(捣烂)取汁灌服。 2。鲜芝麻叶适量,沸开水冲泡代茶饮。 3食盐10克,生姜15克,二味一起入锅同炒,炒至盐黄。姜微黑后.加水煎频服毒 如不验应急送医院救治。 ...
中暑
542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8 13:03
43个月前
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俗语说"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面对高温闷热天气的"烤"验,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化气生津,化湿除烦化气生津 大暑过后,易消耗人体的气津,老幼和虚弱者更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多汗等症状。此时应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 ...
中暑
535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12:03
43个月前
中暑方
验方一 组成: 西牛黄1.2克 赤金箔10张 冰片1.8克 蟾酥3克 火硝9克 滑石12克 石膏(煅)60克 制用法: 共研细末,越细越好,磁瓶贮存,不可泄气。将本药吹入患者鼻中。 主治: 夏月受暑,昏倒不省人事。或急痧腹痛。 ------------------------------------------ ...
中暑
523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9 13:03
43个月前
防中暑“妙招”其实是错招
时值盛夏,高温天气增多,医院急诊科中暑患者也增多。专家介绍,户外作业人员、业务员和厨房工作人员是夏日中暑的三大高危人群,中暑患者,轻则头晕、乏力,重则昏迷、痉挛,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通常以为的防中暑“妙招”其实是错招,不仅不防暑,反而容易导致中暑。专家提醒,防暑的第一要务是: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曝晒或封闭的环境。 诱发因素: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 广州 ...
中暑
523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1 11:03
43个月前
六种草药可解暑
1.香薷: 香薷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之效,多用于治疗夏日“外伤于寒、内伤于湿”之证,表现为发热无汗、头重身痛、腹痛腹泻等。用香薷6克热水泡10分钟,趁热饮用。 2.藿香: 藿香有理气和胃、解暑化湿等功效,对夏日感冒头痛、恶心呕吐、胸脘闷胀、腹痛腹泻等有良好防治作用。每日10—15克,煎水后代茶饮。 3.佩兰: 佩兰有解暑、化湿、醒脾、和胃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夏 ...
中暑
519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8 04:03
43个月前
利水通阳临证应用
【利水通阳临证应用】 伏暑、暑温兼湿兼痰,宜用利水通阳法 利小便通阳法除广泛应用于湿温证外,亦可以应用于伏暑、暑湿、痰热等证。 暑多兼湿或兼痰,有“长夏暑令,暑必兼湿”之说,暑为阳邪,与湿、痰蕴结,如油合于面粉,胶着难解。如温化湿浊则助其暑热,清解暑热则阴凝湿聚,暑湿蕴结更易致三焦阳气通利失职,应用通利小便通达阳气法,使暑湿或痰浊有出路。明·王纶认为:“ ...
中暑
518
0
0
森林草树
2022-03-08 13:03
43个月前
中暑“发痧”敷贴疗法刮痧疗法药茶疗法
中暑是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高温和太阳曝晒而发生的疾病,俗称“发痧”。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面色苍白、烦躁、胸闷、气急,严重者突然晕倒、昏不知人、牙关紧闭、全身无汗或是大汗淋漓,高热可引起四肢抽搐。 刮痧疗法 刮百会、大椎、关元、神阙、曲泽、内关、劳宫、委中、涌泉诸穴,各刮50~80下。 刮痧前,迅速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采取降 ...
中暑
517
0
0
森林草树
2022-03-12 16:03
43个月前
治疗中署的偏方2
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 [制用法] 绞汁。温饮或冷饮。 [适应证] 中暑。 ...
中暑
516
0
0
1
2
3
4
5
13
本站作品及动态
文小叔说医不二
题库费和每年的服务器费耗费数千,坚持数年,勉力而为,只求弘扬中医文化,寻觅合作伙伴,有意者联系站长。
新增扫描书籍、古籍266册,因扫描书籍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购买OSS服务器成本较高,只能暂停扩充书籍。
自费购买多套中医题库,现已基本完成,免费开放给大家,欢迎使用推广。
个人网站,毫无盈利,勉力支撑,请手下留情,不要攻击。大家觉得好用请大力推荐,发现错误或有要求,请联系站长。
联系站长
发送
支持作者
弘扬中医,坚持不易,感谢打赏的网友,您的心意是支持我的动力。
每年2000多元服务器费用是最大的负担,请赞助一下服务器运营费吧。
热门标签
民间偏方
感冒
骨伤科
皮肤病
文小叔
糖尿病
胃肠病
失眠
妇科其它
便秘
心脑血管
高血压
头痛
腹泻
眼部疾病
美容护肤
神经疾病
月经病
心脏病
减肥瘦身
热门文章
1
感冒高发季如何应对流感和奥密克戎
14397
2
藏肾养精秘诀:“养”肾气“补”肾元
11452
3
失眠中医处方收集与筛选14个新药队
11413
4
原创 化瘀第一人开出4个方子,搞定你全身上下无处不在的瘀血,无痛一身轻
9919
5
神药”连花清瘟到底是怎么治疗新冠的?
9760
6
原创 治风湿药王这个方子又便宜又好使,甩天天在电视上广告的风湿膏药几条街
9395
7
中医湿温病症状
7523
8
原创 吃三七1天1周1月1年10年,身体到底有哪些惊人的变化?
6793
热门中药
1
石榴叶
2
硼砂
3
鸡子壳
4
益母草
5
铁皮石斛
6
蕤仁
7
大发汗
8
蘑菇
9
丝瓜子
10
黄芽白菜
热门方剂
1
定喘化痰汤
2
连胡丸
3
二陈菖蒲汤
4
归元散
5
青橘散
6
理伤膏
7
款肺汤
8
如圣饼子
9
白槟榔散
10
桂枝半夏汤
热门书籍
1
《医学纲目》
2
《小儿推拿广意》
3
《临证指南医案》
4
《审视瑶函》
5
《临症验舌法》
6
《伤寒总病论》
7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8
《白喉条辨》
9
《放射诊断学》
10
《女科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