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三节 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期由于血浆增加较红细胞增加相对为多,致血液稀释,血红蛋白值及红细胞数相对下降,出现所谓的“生理性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10g%,红细胞数低于350万/mm[SB]3[/SB]时,或细胞压积在30%以下时,则视为病理性贫血,应予治疗。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

常见的妊娠贫血可分为缺性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二类。

(一)病因

性贫血较多见,发生的原因为:对的需要量增加,但早孕常因胃肠功能失调,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腹泻而影响的摄入。孕妇胃酸常过低,有碍的吸收。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与孕期营养缺乏,尤其是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XB]12[/XB]有关。

(二)临床表现

轻度贫血多无明显症状,重者可表现为面黄、水肿头晕、心慌、气短及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及心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出现在妊娠后期或产褥期。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症状。

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均低于正常值。缺性贫血的红细胞容积多低于30%,血色指数、平均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也均明显降低,红细胞小而扁、形态不正常、大小不均匀,骨髓涂片可见幼稚红细胞增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血色指数及平均血红蛋白量均较高,红细胞直径增大呈椭圆形,骨髓涂片可见巨幼红细胞增生。

轻度贫血对妊娠可无明显影响。严重者可引起早产或死产,分娩时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易发生乏力性子宫出血,有时较少量的出血即可引起休克或死亡,产后易感染。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多属正常,但因的储备不足,日后易发生贫血。

二、预防和治疗

首先应加强预防措施。孕妇应适当注意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补充。已贫血者更应注意,应同时服用制剂。胃酸缺乏时可给稀盐酸0.5~2ml及维生素C100mg,3/日,有助于的吸收和利用。

一般血红蛋白在6g%以上者,都采用口服剂疗法,选用副作用小、利用率高的制剂,如硫酸亚琥珀酸亚、富马酸亚、硫酸甘油及葡萄酸亚等。另有一种复合制剂,含有少量铜、钴、锰、维生素,则更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及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叶酸及维生素B[XB]12[/XB]等,同时给剂。

血红蛋白<5g%或红细胞<150万时,应输血,以少量多次为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