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暑门(儿科)


婴儿之患,夏秋为甚、盖火土旺于长夏,正当金水受伤,稚阳阴微,已失天和,加之暑热阳气浮于外,生冷戕于中,夏失长养,则不能生金而病于秋,故《素问》有夏伤于暑,秋必 疟。亦有即发为病,入心则身热头疼,心烦口渴,或喘或满,而不知人;入肝则眩晕;入脾则嗜卧;入肺则喘满;入肾则消渴。更有面垢昏倦,毛耸恶寒吐利烦渴,状如伤寒,头疼身热,四肢厥冷,但身体不痛为异,兼暑能耗气,气耗则脉虚散无力。然静而得之者为中暑,动而得之者为中热。更有冒暑以致五心烦热,头额亦温,小便赤少,面合地卧,暑喜伤心,蒙蔽心窍则昏闷不醒,手足搐角弓反张身热如冷,状似惊候,名为暑风者;或有吐泻不已,火性疾速,元阳骤亡,而变慢惊者;有伤暑暴注洞泻;有伤暑呕吐酸者,《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虽时当长夏之令,实伏阴在内之时,调摄可不慎欤!

  六和汤


治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

缩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参 甘草(炙) 赤茯苓 藿香白扁豆(姜汁炒)木瓜 香薷 浓朴(姜汁制) 姜枣水煎服。

  清膈饮子


治小儿伏热呕吐烦渴,五心热小便赤少。

香薷(三钱) 淡竹叶 人参 半夏曲 檀香(各二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粳米(五钱)

姜枣同煎,食远冷服

  六一散


(一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

伤暑。一方加辰砂辰砂益元散;一方加青黛青黛益元散

滑石(六两,研细,水飞甘草(一两,晒燥) 为末,新汲水或冷灯心汤下。

  天生白虎汤


中暑。捣西瓜汁,滤去渣,灌即醒。

  去桂五苓散


治小儿伏暑作渴。

猪苓 白术 赤茯苓(各五钱) 泽泻(七钱五分) 为末,用车前子灯心同煎汤调服。如吐不止加生姜自然汁。


上一篇:寒门要药 下一篇:方脉暑门合参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