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囊草

实际拼音: Pào Nánɡ Cǎo
来源: 茄科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ioides (L.)G. Don,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
性味:

根:甘、微苦,热。有毒。

全草: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

根:补虚温中,安神定喘。主治虚寒泄泻,劳伤,咳嗽痰喘,心慌不安。

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主治中耳炎,鼻窦炎,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头痛

用法用量: 1~2分,水煎服或入散剂

《中华本草》:泡囊草

出处: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实际拼音: Pào Nánɡ Cǎo
英文名: Root or herb of Common Physochlaina
别名: 大头狼毒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chlaina physaloides (L.) G. Don

采收和储藏:初夏植物生长茂盛期采全草,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叶互生;叶柄长2-6cm,被长柔毛,茎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阔形,而沿叶柄下延,全缘或微波状。伞房花序顶生,有鳞片片;花萼钟形,裂片5,短,紫色;花冠钟形,筒长1-2cm,5裂,裂片长圆形,长约1cm;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雌蕊花柱丝状。蒴果中部以上环裂,包藏在膨大的宿存萼内。种子多数,扁肾状。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

从花中分得新异芸香甙(neoisorutin)[1],槲皮素-3-(β-D-吡喃葡萄糖基-4-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β-D-glucopyranosyl-6β-L-rhamnopyranosyl-4-β-D-glu-cospyranoside)][2]。花期的地上部分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3-β-D-吡喃葡萄糖甙-(6→1)-α-L-吡喃鼠李糖甙-7-α-L-吡喃鼠李糖甙[quercetin-3-β-D-glucopyranosyl-(6→1)-α-L-rhamnopyranosyl-7-α-L-rhamnopyranoside][3]。在开花期生物含量最高,茎含0.78%,叶含0.61%,根茎含0.54%,以后逐渐减少[4]。

另含2个托品烷类生物天仙子胺(hyoscyamine),山莨菪(anisodamine)[5]。

性味: 味苦;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肿疮毒;咽喉肿毒;鼻渊聤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0.6g;或研末。
临床应用: 根:补虚温中,安神定喘。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

《中药大辞典》:泡囊草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
实际拼音: Pào Nánɡ Cǎo
来源: 为茄科植物泡囊草全草。夏季采全草,阴干。秋未挖根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叶有柄,茎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互生,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阔形,而沿叶柄下延,全缘或稍成微波状。伞房花序顶生;萼钟形,裂片5,短,结果时延长,覆盖着蒴果;花冠延长,裂片5,短,紫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雌蕊花柱丝妆。蒴果中部以上环裂,包藏在膨大的宿存萼内。种子极多数,压扁。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山沟、草地。分布西藏、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新异芸香甙,开花和结果期含量约为干重的2.5%和0.76%。根含红古豆。在开花期生物含量最高,根含0.51%,根茎含0.64%,茎含0.78%,叶含0.61%,以后逐渐减少。
性味: 根:甘微苦,热,有毒;全草: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 根:补虚温中,安神定喘。治虚寒泄泻,劳伤,咳嗽痰喘,心慌不安;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治中耳炎,鼻窦炎,咽喉肿痛,疮痈肿毒,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分;或研末为散。
复方: 治急性胃肠炎:泡囊草一钱,青木香二钱,石榴、诃子荜拨各一钱。共研细末。每次开水送服一钱,日服二次。(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