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根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实际拼音: Nán Tiān Zhú Gēn
别名: 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
来源: 小檗科植物南天竹,9~10月采收。
化学成分: 含生物,主为南天竹南天竹甲醚,尚含南天青小檗、药根,未发现有南丁宁
药理作用: 南天竹见"南天竹子"条。
性味:

苦,寒。

①《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②《福建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治风热头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火眼疮疡瘰疬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回食病。"

②《中国土农药志》:"治颈疬,痰咳。"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疮癣疥癞。"

④《重庆草药》:"清热除湿。治热症火眼吐血风热头痛风湿腿痛或劳动后腰腿胀痛。"

⑤《福建中草药》:"清热,燥湿解毒。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湿热,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点眼
复方:

①治肺热咳嗽:鲜南天竹根一两,鲜枇杷叶(去毛)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湿热黄疸:鲜南天竹根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流火风疾(俗称热风关节炎):南天竹鲜根一至二两,猪脚一至二个。酌加红洒、开水,炖两小时,分两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湿热:鲜南天竹根一至二荫,或加白葡萄鲜根一两,芙蓉菊鲜根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坐骨神经痛:南天竹根一至二两。水煎调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气闭晕厥:南天竹根一节,磨白五钱成浓汁,对开水一杯温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驱除蛔虫:南天竹根和楝树皮煎水服。(《杭州药植志》)


《中华本草》:南天竹根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实际拼音: Nán Tiān Zhú Gēn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Nandina, Root of Heavenly Bamboo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南天竹 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闻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花成大型圆锥花序,长13-25cm,花直径约6mm,萼片多数,每轮3片,内两面三刀轮呈白色花瓣状;雄蕊6,离生,花药纵裂;子房1室,有2个胚珠,花柱短。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或有时黄色,直径6-7mm,内含种子2颗,种子扁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院。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 南天竹根南天竹(domesticine),南天竹甲醚(0-methyldomesticine),即南天宁,南天表(nan-dazurine),小檗(berberine),及药根(jatrorrhizine)。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南天竹、南丁宁对冷血动物(蛙)可引起吗啡样麻醉作用;对温血动物(小、犬)小量时引起轻度麻醉,大量时引起痉孪(阵挛型及强直性),犬有流涎、呢逆、大便失禁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后则陷于麻痹。南丁宁之作用较南天竹为弱。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南天竹、南丁宁均有抑制心脏的作用。对离体蛙、兔心脏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阿托品不能影响之。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措抗作用,肾上腺素次之。南天竹对血管之作用,报道不一,有去对离体赡蜍下肢灌流有扩张作用,但也有报道,无论对离体蛛或兔之血管灌流,影响不显着,可能系提出之生物皆属不纯物所致。南丁宁对离体兔耳或蛙下肢血管皆无影响。对兔静脉注射,皆可引起血压下降,此乃由于心脏受抑制所致,最后死于心脏麻痹

3.对平滑肌的作用:南天竹能使豚在位肠管紧张度上升,但对离体肠管之作用则相反:对离休兔子宫小量兴奋、大量麻痹。南丁宁对离体的兔肠及子宫、犬肠管,皆为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在位兔肠及子宫,则仅见兴奋作用,(开始时可见有短暂之抑制),强度随剂量而增加;此作用点在植物神经末梢及肌肉两方面。

4.其他作用: 南天竹、南丁宁横纹肌有直接麻痹作用,与箭毒不同。最初曾报告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被否定,二种生物对叮吸中枢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具有吗啡样的菲类结构,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强:南丁宁具有原小檗样结构,属于原浆毒,对心肌、骨胳肌作用较强,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较弱,早年提出的生物,皆为一种混合,故作用较为复杂。O-甲基南天竹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反射活动亢进及肌肉痉挛,对离体及在体蛙心有抑制作用。小的半数致死量为100-150mg/kg。

性味: 苦;性寒;小毒
归经: 肺;肝经
功能主治: 止咳;除湿;祛风化痰;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腹泻;风湿痹痛;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点眼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回食病。

2.《中国土农药志》:治颈疬,痰咳

3.《野生药植图说》:治疮癣疥癫。

4.《重庆草药》:清热除湿。治热症火眼吐血风热头痛风湿腿痛或劳动后腰腿胀痛。

5.《福建中草药》:清热,燥湿解毒。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湿热,坐骨神经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