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消石汤

名称: 大黄消石汤
处方: 大黄 黄柏 消石各12克 栀子15枚
功能主治: 主黄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
用法用量: 上四味,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纳消石,更煮取200毫升,顿服。

《金匮》卷中:大黄消石汤

名称: 大黄消石汤
处方: 大黄4两,黄柏4两,消石4两,栀子15枚。
功能主治: 湿热黄疸,黄色鲜明色,腹满汗出,口渴,大便秘,小便不利,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或湿热淋浊等。嘈杂胸中煎熬,腹满有块,二便不利,或口中觉苦辛酸威等,此症后为膈噎者。
用法用量: 大黄黄柏栀子芒消汤(《脉经》卷八)、大黄汤(《千金翼》卷十八)、大黄黄柏栀子消石汤(《外台》卷四)、大黄黄柏汤(《普济方》卷一四二)、消黄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①《金匮函要略述义》按:消石,即火消。②《金匮要略今释》:消石,《脉经》、《千金》并作芒消,日医亦多用芒消,盖非。宋本、俞桥本,消石并误作滑石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论注》:此为黄疸有里无表者言之,谓疸色黄,见于表矣,乃腹满小便不利且赤,里热可知。黄疸最难得汗,乃自汗,则表从汗解,故曰此为表和里实。实者邪也,有邪则宜去,故主大黄消石汤大黄消石解气血中之实热黄柏苦寒主下焦栀子虽轻浮在上,能使里热从上而下,故以为使,且轻浮则与郁结相宜也。

2.《金鉴》引彣: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里病者,湿热内甚,用栀子上焦湿热大黄中焦湿热黄柏下焦湿热消石则于苦寒泻热之中,而有燥烈发散之意,使药力无所不至,而湿热悉消散矣。

临床应用: 黄疸:获原辨藏患黄疸,更数医,累月不见效。发黄益甚,周身如橘子色,无光泽,带黯黑,眼中黄如金色,小便短少,色黄如柏汁,呼吸迫促,起居不安。求治于予,乃以指头按胸肋上,黄色不散,此疸证之尤重者也。乃合茵陈蒿汤大黄消石汤,作大剂,日服三四帖。及三十日,黄色才散去,小便清利而全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