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国药典》:钟乳石

钟乳石

实际拼音: Zhōnɡ Rǔ Shí
英文名: STALACTITUM
别名: 石钟乳滴乳石
来源: 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方解石,主含碳酸钙(CaCO3 )。采收后,除去杂石,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为钟乳状集合体,略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棕黄色,粗糙,凹凸不平。体重,质硬,断面较平整,白色至浅灰白色,对光观察具闪星状的亮光,近中心常有一圆孔,圆孔周围有多数浅橙黄色同心环层。无臭,味微咸。
鉴别: 取本品,滴加稀盐酸,即产生大量气泡,溶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Ⅳ)。
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约0.12g ,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稀盐酸5ml ,加热使溶解,加水150ml 与甲基红指示液1 滴,滴加氢氧化钾试液至显黄色,继续多加10ml,再加钙黄绿素指示剂少量,用乙二胺四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滴定至溶液黄绿色光消失而显橙色。每1ml 的乙二胺四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5.004mg的碳酸钙(CaCO3) 。

本品含碳酸钙(CaCO3)不得少于95.0%。

炮制:

钟乳石: 洗净,砸成小块,干燥。

钟乳石: 取净钟乳石块,照明煅法(附录Ⅱ D)煅至红透。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肺、肾、胃经
功能主治: 温肺,助阳,平喘,制酸,通乳。用于寒痰喘咳阳虚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干燥处。
备注:

(1)药材商品中,部分地区以滴乳石鹅管石药用,称之为“钟乳鹅管石”。

(2)药材中粗如杯者称钟乳石,细如笔管者称滴乳石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钟乳石

出处:

出自《本草崇原》。

1.《吴普本草》:钟乳,生太山山谷阴处,岩下聚溜汁所成,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阴干

2.《雷公炮炙论》:石钟乳,凡使勿用头粗厚并尾大者,为孔公石,不用。色黑及经大火烧过并久在地上收者,曾经药物制者,并不得用。须要鲜明薄而光注者,似翎管子为上,有长五、六寸者。

3.《别录》:石钟乳,不炼服之令人淋。生少室山谷及太山。采无时。孔公孽,一名通石

实际拼音: Zhōnɡ Rǔ Shí
英文名: Stakactite
来源:

药材基源:为碳酸盐类矿物钟乳石的矿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lactite

采收和储藏:采得后,除去杂石。粗如杯的称钟乳石;细如管状的称滴乳石

原形态: 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呈扁圆锥形、圆锥形及圆柱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类白色,有的因含杂质而染成灰白色或浅棕黄白色等。玻璃光泽或暗淡。硬度3,性脆。断面较平整,可见同心层状构造成放射状构造,中心有的有空心。相对密度2.6-2.8。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钏乳石系含碳酸钙的水溶液,经石灰岩裂隙,从溶洞顶滴下,因水分蒸发,二氧化碳散逸,使析出的碳酸钙淀积而成,且自上向下逐渐增长,倒垂于洞顶。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钟乳状的集合体。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棕黄色,粗糙,凹凸不平。体重,质硬,易砸碎,断面较平整,白色至浅灰白色,略带淡棕色,对光观察具闪星状的亮光,近中心常有圆孔,圆孔周围具多数浅橙黄色同心环层,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无臭,味微咸。以色白或灰白、圆留任形、断面具闪星状亮光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无色透明。方解石呈结晶状,其分布呈同心圆,晶体延长方向垂直中心,似环带状结构,环带接触处往往有褐矿,中心为孔洞。方解石闪突起明显。干涉色高级彩白。折射率No=1.658,Ne=1.486。双折射率No-Ne=0.172。

品制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碳酸钙(CaCO3)不得少于95.0%。

化学成分: 主要为碳酸钙(CaCO3)。其中CaO55.93%。含微理元素、铜、钾、锌、锰、镉(mg/g)分别为795.0%,15.5×10\-6,0.004%0.159%,15.5×10\-6,0.01×10\-6。其他尚含有镁、、钴、镍、、银、铬等。
鉴别:

(1)本品显碳酸盐、钙盐的各种反应。参见“方解石”条。

(2)差热分析曲线 吸热913℃(中),由700℃后失重。

炮制: 钟乳石:用水洗净,碎成小块。煅钟乳石:取净钟乳石,置坩埚内煅红,取出放冷,碾细。《雷公炮炙论》:钟乳石,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过一伏时,然后漉出,又别用甘草紫背天葵汁渍,再煮一伏时。凡钟乳八两,用沉香零陵香藿香甘松、白茅各一两,以水先煮过一度了,第二度方用甘草等二味各二两,再煮了,漉出拭干,缓火焙之,然后入臼,杵如粉,筛过,却入钵中,令有力少壮者两三人不住研三日夜勿歇,然后用水飞澄了,以绢笼之,于日中晒令干,又入钵中研二万遍后,以磁合子收贮用之。
性味: 甘;温
归经: 肺;肾;脾;肝经
功能主治: 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主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伤食纳少;疮痔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蘘草孔公孽木兰为之使,恶细辛。殷孽,恶防己,畏术。

2.《药性论》:忌羊血

复方: ①治肺虚壅喘急,连绵不息:生钟乳五两(细研如粉),黄蜡三两(锉)。上二味,先取黄蜡盛于细瓷器,用慢火化开,投入钟乳粉末,搅和令匀,取出,用物封盖定,于饭甑内蒸熟,研如膏,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丸,温水下。(《圣济总录钟乳丸)②治五劳七伤,损肺气阳气绝,手足冷,心中少气,髓虚腰疼,身烦口干不能食钟乳二两(别研令细),菟丝子一两(浸一宿,别捣),石斛一两,吴茱萸半两。上四味,别捣筛为末,炼丸如梧子。空腹服七丸,日再服之讫,行数百步,温清三合饮之,复行二、三百步,口胸内热,热如定,即食干饭豆;过一日,食如常,暖将息。(《千金翼方草钟乳丸)③治积冷上气,坐卧不得,并风虚劳损,腰脚弱钟乳三两,研如面,以夹帛练袋盛,稍宽容,紧系头,纳牛奶一大升中煎之,三分减一分即好,去袋空(腹)饮乳汁。若患冷人,即用蒸,患热人即用水煎。若用水及例须减半。不可啖热面、猪、鱼、蒜等。(《崔氏纂要方》乳煎钟乳)④治虚损,通顺血脉,极补下气钟乳五两,附子甘菊各二两,石斛苁蓉各五两。上五味,以清三斗渍。服二合,日再,稍增至一升。(《千金方钟乳)⑤治无乳汁:石钟乳漏芦各二两。上二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千金方》)⑥治吐血损肺:炼成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下。(《十便良方》)⑦治大肠冷滑不止: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 )半两。为末,煮枣肉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 ,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孔公孽,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疮瘘痔,利九窍下乳汁。殷孽,主烂伤瘀血泄痢寒热鼠瘘症瘕结气。

2.《别录》: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孔公孽,主男子阴疮, 女子阴蚀,及伤食病常欲眠睡。殷孽,主脚冷疼弱。

3.《药性论》:主泄精,寒嗽,壮元气,能通声。孔公孽,治腰冷膝毒风,能使喉声圆朗。

4.《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孔公孽,治症结。殷孽,治筋骨弱,并痔漏等疾及下乳汁。

5.《医林纂要》:补命门,破痼冷温脾胃,生气血。

6.《本草求原》:暖肺纳气,治肺寒气逆,喘咳痰清。

7.《纲目》:石钟乳,其气慓疾,令阳气暴充,饮食倍进,而形体壮盛。昧者得此自庆,益肆淫溢,精气暗损,石气独存,孤阳愈炽。久之,宫卫不从,发为淋渴,变为痈疽,是果乳石之过耶,抑人之自取耶。凡人阳明气衰,用此合诸药以救其衰,疾平则止,夫何不可。五谷五肉,久嗜不已,犹有偏绝之弊,况石药乎。

8.《本草经疏》:石钟乳,其主咳逆上气者,以气虚则不得归元,发为斯证,乳性温而镇坠,使气得归元,则病自愈,故能主之也。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者,辛温之力也。疗脚弱疼冷者,亦是阳气下行之验也。甄权寒嗽通声者,辛以散邪结,温以祛寒气故也。其他 种种补益之说,当是前人好事者溢美之辞,夷考其性,恐无是理,未足信也。石钟乳辛温,若加火煅,有毒无疑,纵治虚寒,沿须审察,况病涉温热者耶。世人病阴虚有热者十之九,阳虚内寒者百之一,是以自唐迄今,因服钟乳而发病者不可胜记,服之而获效得力者不闻一二,其于事理,可以烛照。


《中药大辞典》:钟乳石

出处: 本草崇原
实际拼音: Zhōnɡ Rǔ Shí
别名: 石钟乳(《本经》),虚中钟乳(《吴普本草》),公乳留公乳芦石夏石(《别录》),黄石砂(《药性论》),卢布夏乳根(《石药尔雅》)。
来源: 为碳酸盐类矿物钟乳石矿石。采得后,除去杂石。粗如杯的称钟乳石;细如管状的称滴乳石
原形态: 方解石类中的一种钟乳状的集合体(参见"方解石"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常见于石灰岩山洞中。系含碳酸钙的水溶液从岩石裂隙漓下,经水分蒸发后淀积而成,自上向下逐渐增长,倒垂于洞顶。
生境分布: 产广西、广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性状:

钟乳石

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大小不一,长5~15厘米,直径2~7厘米。表面白色、灰白色或灰褐色,粗糙凹凸不平。质坚而重,断面较平整,洁白色或棕黄色,中央多可见一圆孔,圆孔周围呈多数圈层。气无,味微咸。滴加稀盐酸则产生大量气泡。

滴乳石

呈笔管状或圆柱状,中空,稍弯曲,长3~5厘米:直径1~1.5厘米,管壁厚约1毫米。表面乳白色或灰黄色,多半透明,粗糙或稍光滑。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具玻璃光泽,空洞较大,有的可见环形层次。气无,味微咸。

以上两种均以色白、有光泽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此外,尚含少量镁及极少量酸不溶性残渣。
炮制:

钟乳石:用水洗净,碎成小块。煅钟乳石:取净钟乳石,置坩埚内煅红,取出放冷,碾细。

雷公炮炙论》:"钟乳石,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过一伏时,然后漉出,又别用甘草紫背天葵汁渍,再煮一伏时。凡钟乳八两,用沉香零陵香藿香甘松、白茅各一两,以水先煮过一度了,第二度方用甘草等二味各二两,再煮了,漉出拭干,缓火焙之,然后入臼,杵如粉,筛过,却入钵中,令有力少壮者两三人不住研三日夜勿歇,然后用水飞澄了,以绢笼之,于日中晒令干,又入钵中研二万遍后,以磁合子收贮用之。"

性味:

甘,温。

①《本经》:"味甘,温。""孔公孽、殷孽,味辛,温。"

②《吴普本草》:"神农:辛。扁鹘:甘,无毒。""孔公孽岐伯:咸;扁鹊:酸,无毒。"

③《别录》:"殷孽,无毒。"

④《药性论》:"有大毒。""孔公孽,昧甘,有小毒。"

归经:

入肺,肾经

①《纲目》:"阳明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太阴肺、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

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治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孔公孽,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疮瘘痔,利九窍下乳汁。""殷孽,主烂伤瘀血泄痢寒热鼠瘘症瘕结气。"

②《别录》:"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渴,强阴。""孔公孽,主男子阴疮,女子阴蚀,及伤食病常欲眠睡。""殷孽,主脚冷疼弱。"

③《药性论》:"主泄精,寒嗽,壮元气,能通声。""孔公孽,治腰冷膝毒风,能使喉声圆朗。"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孔公孽,治瘫结。""殷孽,治筋骨弱,并痔漏等疾及下乳汁。"

⑤《医林纂要》:"补命门,破痼冷温脾胃,生气血。"

⑥《本草求原》:"暖肺纳气,治肺寒气逆,喘咳痰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蘘草。""孔公孽木兰为之使,恶细辛。""殷孽,恶防已,畏术。"

②《药性论》:"忌羊血。"

复方:

①治肺虚壅喘急,连绵不息:生钟乳五两(细研如粉),黄蜡三两(锉)。上二味,先职黄蜡盛于细瓷器,用慢火化开,投入钟乳粉末,搅和令匀,取出,用物封盖定,于饭甑内蒸熟,研如膏,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丸,温水下。(《圣济总录钟乳丸

②治五劳七伤,损肺气阳气绝,手足冷,心中少气,髓虚腰疼,身烦口干不能食钟乳二两(别研令细),菟丝子一两(浸一宿,别捣),石斛一两,吴茱萸半两。上四味,别捣筛为末,炼丸如梧子。空腹服七丸,日再服之讫,行数百步,温清三合饮之,复行二、三百步,口胸内热,热如定,即食干饭豆;过一日,食如常,暖将息。(《千金翼方草钟乳丸

③治积冷上气,坐卧不得,并风虚劳损,腰脚弱钟乳三两,研如面,以夹帛练袋盛,稍宽容,紧系头,纳牛奶一大升中煎之,三分减一分即好,去袋空(腹)饮乳汁。若患冷人,即用蒸,患热人即用水煎。若用水及例须减半。不可啖热面、猪、鱼、蒜等。(《崔氏纂要方》乳煎钟乳

④治虚损,通顺血脉,极补下气钟乳五两,附子甘菊各二两,石斛苁蓉各五两。上五味,以清三斗渍。服二合,日再,稍增至一升。(《千金方钟乳

⑤治无乳汁:石钟乳漏芦各二两。上二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千金方》)

⑥治吐血损肺:炼成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下。(《十便良方》)

⑦治大肠冷滑不止: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半两。为末,煮枣肉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各家论述:

①《纲目》:"石钟乳,其气慓疾,令阳气暴充,饮食倍进,而形体壮盛。昧者得此自庆,益肆淫泆精气暗损,石气独存,孤阳愈炽。久之,营卫不从,发为淋渴,变为痈疽,是果乳石之过耶,抑人之自取耶。凡人阳明气衰,用此合诸药以救其衰,疾平则止,夫何不可。五谷五肉,久嗜不巳,犹有偏绝之弊,况石药乎。"

②《本草经疏》:"石钟乳,其主咳逆上气者,以气虚则不得归元,发为斯证,乳性温而镇坠,使气得归元,则病自愈,故能主之也。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者,辛温之力也。疗脚弱疼冷者,亦是阳气下行之验也。甄权寒嗽通声者,辛以散邪结,温以祛寒气故也。其他种种补益之说,当是前人好事者溢美之辞,夷考其性,恐无是理,未足信也。""石钟乳辛温,若加火煅,有毒无疑,纵治虚寒,尚须审察,况病涉温热者耶。世人病阴虚有热者十之九,阳虚内寒者百之一,是以自唐迄今,因服钟乳而发病者不可胜记,服之而获效得力者不闻一二,其于事理,可以烛照。"

备注:

钟乳石由于形状不同,在《本草》中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当碳酸钙液从洞顶下滴,逐渐凝结下垂而成檐状物,其附于石上的粗大根盘,称为"股孽";其下较细部分或有中空者,为"孔公孽";再下延成呈较细的圆柱状或管状者为钟乳。名称虽异,实属一物。今并作一条。但习惯上均用钟乳部分。

滴乳石,《本草》称为鹅管石,但目前所用鹅管石药材,除部分地区用滴乳石外,多数地区使用栎珊瑚石灰质骨胳,参见"鹅管石"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