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统论舌为心脾所主


心在窍为舌。(《素问》)心脉系舌本,肾液出舌端,脾脉系舌旁肝脉舌本,虽分有五脏,而心脾实主之,故二脏不和,变生诸症。(《策》)膀胱经结舌本,三焦经舌本。(日胗)

内因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声音嘹亮。(《内经》)心绝则舌不能收,及不能语。(乔垂)脾主舌强,肾主舌干。(岫云)误食毒味,及冬月向火取暖过度,俱使舌变生病患。

外候 中风痰则舌卷难言,伤七情舌肿难食,三焦蕴热则舌胎燥而咽干,心脾热炽则舌粗重而口苦。(《绳》)气虚则麻、纵,阴火则点黑,湿痰则肿胀,郁热则衄血心火则生疮脾热则干涩,胃热则木强,肝热则卷且缩,肺热则舌燥而咽门声哑肾热则津竭而舌心干焦。(《汇补》)

治法 舌症有十五种,用药不禁寒凉,然必带辛散乃效。(日胗)舌属火,其性炎上,治舌当降火滋阴

(《绳》)凡治口舌轻症以盐滚水为最便,且亦妥善,勿谓以其易而少效也。

用药加减法 风痰用二陈加南星竹沥郁痰香附青皮三焦郁热,凉膈散心脾郁热,三黄丸。思虑伤脾,血耗火动,归脾汤。郁怒伤肝血虚火旺逍遥散。肾虚阴火滋肾丸。(惺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