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醍醐


味甘,平,无毒。主风邪痹气,通润骨髓。可为摩药。性冷利,功优于。生中。

唐本注云∶此精液也。好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抨(普利切)炼贮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得之。陶云黄白为饼,此乃未达之言。(唐本先附)臣禹等谨按蜀本云∶一说∶在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者,是也。日华子云∶醍醐,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

图经文具牛黄条下。

陈藏器性滑,以物盛之皆透;唯鸡子壳及其瓢盛之不出。雷公云∶是之浆。凡用,以绵重滤过,于铜器中沸三、两沸了用。食疗平。主风邪,通润骨髓。性冷利,乃之本精液也。

圣惠方∶治中风烦热,皮肤瘙痒。用醍醐四两,每服调下半匙。食医心镜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不止。好五斤熔三遍,停取凝,当出醍醐,服一合瘥。又方∶主补虚,去风湿痹

醍醐二大两,暖一杯,和醍醐一匙服之。

衍义曰∶醍醐,作时,上一重凝者为面;面上,其色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虽如此取之,用处亦少。唯润养疮痂最相宜。


上一篇: 下一篇:马乳

相关链接